柴达木盆地北缘西段石炭系烃源岩和油气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19
作者
陈琰 [1 ,2 ]
张敏 [2 ]
马立协 [2 ]
王燕平 [2 ]
孙康 [2 ]
张国卿 [2 ]
张霞 [2 ]
廖爱兰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2]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生物标志化合物; 油气地球化学; 油源对比; 烃源岩; 石炭系; 柴达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长期以来,由于柴达木盆地北缘发现的原油大多来源于侏罗系烃源岩,所以油气勘探始终以侏罗系含油气系统为目标。石炭系在柴北缘西段分布零星,学术界一直认为其生烃能力低下而未引起重视。冷湖五号构造冷科1井钻探后,对4666 m以下的地层归属产生极大争议,通过对岩性、电性、古生物等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现已确定这套地层属于石炭系,并由此认识到冷湖地区深86井也钻遇了石炭系;2004年绿梁山前钻探的尕丘1井钻遇了较厚石炭系,进一步揭示了石炭系的勘探潜力。通过分析石炭系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发现石炭系烃源岩成熟度高而重排甾烷和重排藿烷含量低,这与侏罗系烃源岩存在明显不同;结合岩性、电性及古生物资料,可以很好地区分石炭系和侏罗系。油源对比研究还发现在柴北缘西段存在少量来源于石炭系烃源岩的油气,从而揭示了柴北缘油气勘探的新领域。
引用
收藏
页码:512 / 517+521 +52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柴达木盆地成因类型探讨 [J].
罗群 .
石油实验地质, 2008, (02) :115-120
[2]   柴达木盆地北缘马海以东地区地层油气藏评价 [J].
杨明林 ;
尹太举 ;
张昌民 ;
易红霞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 (01) :41-43+113
[3]   多旋回盆地复杂生烃史条件下烃源岩生烃量研究 [J].
李慧莉 ;
邵志兵 ;
金之钧 ;
何治亮 .
石油实验地质, 2007, (02) :162-166
[4]   柴达木盆地德令哈断陷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前景 [J].
甘贵元 ;
严晓兰 ;
赵东升 ;
熊德明 .
石油实验地质, 2006, (05) :499-503
[5]   柴达木盆地侏罗系分布的主控因素研究 [J].
陈志勇 ;
肖安成 ;
周苏平 ;
何光玉 .
地学前缘, 2005, (03) :149-155
[6]   柴达木盆地石炭系烃源岩和煤岩生物标志物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J].
孟仟祥 ;
房嬛 ;
徐永昌 ;
沈平 .
沉积学报, 2004, (04) :729-736
[7]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中生代盆地性质探讨 [J].
刘志宏 ;
杨建国 ;
万传彪 ;
刘振文 ;
张立国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6) :620-624
[8]   柴达木盆地北缘上石炭统烃源岩评价 [J].
文志刚 ;
王正允 ;
何幼斌 ;
彭德堂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4, (02) :125-127
[9]   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烃源岩沉积有机相划分及评价 [J].
彭立才 ;
杨慧珠 ;
刘兰桂 ;
吕宗伦 ;
保吉成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1, (02) :178-181
[10]   柴达木盆地石炭系地层特征与分布 [J].
李守军 ;
张洪 .
地质科技情报, 2000, (01) :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