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长循环紫杉醇脂质体的制备及其细胞毒性

被引:6
作者
蒋天智
刘少友
机构
[1] 凯里学院化学系
关键词
紫杉醇; 脂质体; 包封率; 稳定; 缓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3 [中药炮制、制剂];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的长循环紫杉醇脂质体,评价其质量,并考察对胃癌细胞(BGC823)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于2006-05/11在凯里学院化学系实验室和黔东南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理化科检验室进行。①包封率测定:采用超声薄膜法制备紫杉醇脂质体,用RP-HPLC测定紫杉醇脂质体的药物包封率。②稳定性测定:将紫杉醇脂质体分散在pH为6.5的磷酸缓冲液里,存放在4℃冰箱中30d,观察其包裹量的变化。③对胃癌细胞(BGC823)的抑制作用:MTT法考察在5,10,15,20mg/L4个不同药物浓度下,紫杉醇脂质体对处在对数生长期的BGC823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用紫杉醇游离药物作为对照。结果:①经RP-HPLC检测,这种长循环紫杉醇脂质体的药物包封率高达97.6%。②紫杉醇脂质体存放在4℃冰箱中,在长达1个月时间内不见絮凝状沉淀,在保存3,8,15,22,30d后,药物在脂质体颗粒中的包裹量分别为97.3%,96.2%,95.6%,94.9%和94.2%,在30d时间里紫杉醇脂质体在缓冲液中的药物泄漏仅有6%。③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表明,5,10,15,20mg/L的紫杉醇注射液对BGC823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35.24%,48.37%,57.49%,74.84%,而相同药物浓度下的紫杉醇脂质体对BGC823细胞的抑制率为33.46%,44.15%,51.94%,68.64%。结论:①实验置备的紫杉醇脂质体实现了药物的高包封率,而且非常稳定。②紫杉醇药物浓度相同条件下,紫杉醇脂质体对BGC823细胞的抑制率低于游离的紫杉醇药物,说明脂质体对紫杉醇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缓释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113 / 511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紫杉醇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在小鼠体内组织分布 [J].
王青松 ;
沙先谊 ;
方晓玲 .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2006, (04) :216-219
[2]   紫杉醇抗肿瘤的分子机制 [J].
唐朝晖 ;
钟德玝 .
中国临床康复, 2006, (27) :125-127
[3]   紫杉醇抗人骨肉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J].
许小涛 ;
吴晓芳 ;
张一桥 .
肿瘤防治研究, 2005, (06) :333-335+389
[4]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J].
马锐 ;
伞宝君 .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05, (02) :128-129
[5]   全身伽玛刀联合多烯紫杉醇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J].
陈日新 ;
逯华 ;
伍美娟 .
广西医学, 2005, (02) :185-187
[6]   紫杉醇及其制剂研究进展 [J].
施斌 ;
裴元英 .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2004, (06) :389-392
[7]   甲氧基聚乙二醇-磷脂酰乙醇胺的制备及其对脂质体的稳定作用 [J].
牛国琴 ;
潘弘 ;
张静 ;
徐雯 ;
陆伟跃 .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3, (10) :23-25
[8]   长循环脂质体的研究进展 [J].
张景勍 ;
张志荣 ;
陈开杰 ;
谭群友 ;
郑鑫 .
药学进展, 2003, (03) :139-142
[9]   聚合物纳米粒子用于给药载体 [J].
查刘生 ;
高海峰 ;
杨武利 ;
蒋新国 ;
府寿宽 .
高分子通报, 2002, (03) :24-32
[10]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紫杉醇及其制剂的包封率 [J].
张景勍 ;
张志荣 ;
罗恒 .
华西药学杂志, 2001, (02) :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