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GM(1,2,M,N)在地面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3
作者
李彤
黄岁樑
机构
[1]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地面沉降; 地下水开采; 时滞影响; 非线性; GM(1,2,M,N);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6 [地面沉降];
学科分类号
0814 ;
摘要
通过分析地面沉降过程与地下水开采量之间可能存在的时滞性以及非线性关系,将原有的灰色GM(1,2)模型改进为灰色GM(1,2,M,N)模型。通过对天津市塘沽、汉沽以及大港三区的沉降实例进行计算,发现新的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和预测历史沉降过程,并且预测结果合理。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扬州市城区地面沉降现状与防治对策 [J].
缪卫东 ;
朱锦旗 ;
沈鲁勤 .
灾害学, 2006, (03) :58-63
[2]   我国东南沿海地面沉降类型及其特点 [J].
许乃政 ;
姜月华 ;
王敬东 ;
刘红樱 ;
贾军元 .
灾害学, 2005, (04) :67-72
[3]   娘子关泉水流量的GM(1,2)时滞预测模型 [J].
郝永红 ;
黄登宇 ;
高红波 ;
王言荣 ;
刘洁 ;
王素平 ;
王学萌 .
中国岩溶, 2004, (01) :44-48
[4]   GM(1,1)模型时间响应函数的最优化 [J].
刘斌 ;
刘思峰 ;
翟振杰 ;
党耀国 .
中国管理科学, 2003, (04) :55-58
[5]   环渤海地区地面沉降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J].
朱建军 .
灾害学, 2000, (02) :53-56
[6]   GM(1,1)模型的适用范围 [J].
刘思峰 ;
邓聚龙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0, (05) :121-124
[7]   带有时滞的GM(1,2)模型及应用 [J].
翟军 ;
冯英浚 ;
盛建明 .
系统工程, 1996, (06) :66-6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