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化与科学化:环境法法典化目的的二元塑造

被引:20
作者
周骁然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关键词
环境法典; 法典化; 形式法典化; 实质法典化; 法律规范体系化; 法律规范科学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68 [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摘要
环境法法典化的目的反映了环境法典编纂的预期结果,决定了环境法法典化的理论方案。现有环境法实质法典化论和形式法典化论,均秉持以环境法律规范体系化为内容的法典化一元目的论。然而,环境法治实践具有法治实践和科技实践的二维面向,一元目的论仅关注到法治实践面向,忽略了科技实践面向,这极大地制约了现有理论对环境法法典化实践的解释力和指导力,亟须立足于环境法治的科技实践面向,证成环境法律规范科学化是环境法法典化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塑造由体系化和科学化构成的环境法法典化二元目的论。二元目的论不仅能证明环境法实质法典化论是兼顾体系化和科学化目的的最优方案,而且能通过阐释环境法法典化的目标、基本思路、具体方案与实现步骤,更加清晰地描绘环境法法典化的理论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66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54 条
[1]   解码法典化:基于比较法的全景式观察 [J].
石佳友 .
比较法研究, 2020, (04) :14-36
[2]   中国环境法的形成及其体系化建构 [J].
鄢德奎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6 (06) :153-164
[3]   我国环境法律规范的类型化分析 [J].
徐以祥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 (02) :66-74+220
[4]   论新时代中国环境法学研究的转型 [J].
钭晓东 .
中国法学, 2020, (01) :202-220
[5]   环境法典编纂:实践需求与理论供给 [J].
吕忠梅 .
甘肃社会科学, 2020, (01) :1-7
[6]   形式理性关照下我国环境法典的结构设计 [J].
朱炳成 .
甘肃社会科学, 2020, (01) :16-21
[7]   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五个核心命题 [J].
张文显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20, 26 (01) :5-30
[8]   论环境法的沟通与协调机制——以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为视角 [J].
吕忠梅 .
法学论坛, 2020, 35 (01) :5-12
[10]   论我国环境法律的体系化 [J].
徐以祥 .
现代法学, 2019, 41 (03) :8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