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相断陷湖盆滩坝沉积模式——以东营凹陷古近系沙四上亚段为例

被引:87
作者
杨勇强 [1 ]
邱隆伟 [1 ]
姜在兴 [2 ]
银熙炉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3]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天然气勘探开发处
关键词
东营凹陷; 沙四上亚段; 滩坝; 沉积特征; 沉积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东营凹陷古近系沙四上亚段发育的滩坝沉积主要有砾质滩坝、砂质滩坝和碳酸盐岩滩坝。滩坝的形成与物源存在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受物源类型、物源供应强度及水动力等的综合影响。东营凹陷各地区滩坝的宏观分布特征与微观沉积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在详细分析沉积特征的基础上,认为东营凹陷主要存在基岩—滩坝沉积体系、正常三角洲—滩坝沉积体系、扇三角洲—滩坝沉积体系和碳酸盐岩滩坝沉积体系,并建立了相应的沉积模式,为该区油气勘探提供了指导。
引用
收藏
页码:417 / 42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层序地层特征与沉积体系演化 [J].
田继军 ;
姜在兴 .
地质学报, 2009, 83 (06) :836-846
[2]   利津洼陷沙四上亚段滩坝沉积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J].
李国斌 ;
姜在兴 ;
陈诗望 ;
冯磊 ;
张善文 ;
隋风贵 ;
刘惠民 .
中国地质, 2008, (05) :911-921
[3]   中国东部陆相湖盆层序类型与岩性圈闭发育特征 [J].
牛嘉玉 ;
冯有良 ;
鲁卫华 ;
李秋芬 .
石油学报, 2006, (04) :18-22
[4]   含油气盆地岩性油气藏的形成和分布特征 [J].
刘震 ;
赵政璋 ;
赵阳 ;
赵贤正 ;
肖伟 .
石油学报, 2006, (01) :17-23
[5]   博兴洼陷下第三系沙四上亚段和沙三段岩性油藏形成机制 [J].
苏永进 ;
蒋有录 ;
廉庆存 ;
宋建勇 ;
石世革 .
石油学报, 2005, (05) :32-36
[6]   薄互层状普通稠油油藏注热水开发可行性研究——以辽河曙光油田杜66块下层系为例 [J].
赵庆辉 .
中国海上油气, 2005, (04) :251-255
[7]   东营凹陷西部沙四段滩坝砂岩油气成藏条件 [J].
孙锡年 ;
刘渝 ;
满燕 .
国外油田工程, 2003, (07) :24-25
[8]   复杂断裂低渗透薄互层纯化油田开发模式 [J].
荣启宏 ;
蒲玉国 ;
李道轩 ;
宋建勇 ;
周传宏 ;
蒋青松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5) :64-67+12
[9]   东营凹陷博兴洼陷沙四段上亚段储集层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 [J].
李秀华 ;
肖焕钦 ;
王宁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1, (03) :21-24+4
[10]   惠民凹陷西部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两种滩坝沉积特征 [J].
陈世悦 ;
杨剑萍 ;
操应长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0, (0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