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水平对长武旱塬地冬小麦产量影响的模拟

被引:12
作者
王学春 [1 ]
李军 [1 ]
郝明德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施肥水平; 冬小麦产量; WinEPIC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了在实时气象条件下确定旱塬区适宜的肥力水平和产量水平,在模拟精度验证基础上,应用WinEPIC模型模拟研究了黄土高原长武旱塬地1957~2001年期间不同肥力水平下连作冬小麦田产量效应。模型验证结果表明CK、N、NP处理产量模拟值与观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40、0.764和0.740,均达到显著水平,WinEPIC模型对不同肥力处理下冬小麦籽粒产量模拟较为准确。模拟结果表明,无肥、低肥、中肥和高肥处理下连作冬小麦的产量均呈现波动性降低趋势,其平均值分别为1.055、1.422、2.405和3.170t/hm2,不同肥力处理间差异显著,以中肥和高肥处理增产效果最好。为黄土高原南部沟壑区旱地小麦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轮作和施肥对半干旱区作物地上部生物量与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J].
郭胜利 ;
吴金水 ;
党廷辉 .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03) :744-751
[2]   黄土塬区氮磷配施对冬小麦光合作用、产量形成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J].
胡亚妮 ;
刘文兆 ;
王俊 ;
党廷辉 ;
李双江 ;
王兵 .
水土保持学报, 2007, (06) :159-161+178
[3]   黄土高原旱塬区高产玉米田土壤干燥化与产量波动趋势模拟研究 [J].
李军 ;
邵明安 ;
张兴昌 ;
李世清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 (02) :54-58
[4]   渭北旱塬不同田间管理措施下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J].
张树兰 ;
LarsLovdahl ;
同延安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04) :20-24
[5]   EPIC模型中土壤氮磷运转和作物营养的数学模拟 [J].
李军 ;
邵明安 ;
张兴昌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02) :166-173
[6]   黄土高原旱地小麦多年定位施用化肥的产量效应分析 [J].
郝明德 ;
王旭刚 ;
党廷辉 ;
李丽霞 ;
高长青 .
作物学报, 2004, (11) :1108-1112
[7]   黄土高原旱塬地冬小麦水分生产潜力与土壤水分动态的模拟研究 [J].
李军 ;
邵明安 ;
张兴昌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6) :738-746
[8]   黄土高原地区EPIC模型数据库组建 [J].
李军 ;
邵明安 ;
张兴昌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8) :21-26
[9]   基于土壤肥力与目标产量的冬小麦变量施氮及其效果 [J].
薛绪掌 ;
陈立平 ;
孙治贵 ;
赵春江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3) :59-62
[10]   黄土区旱塬农田生产力提高对土壤水分循环的影响 [J].
黄明斌 ;
党廷辉 ;
李玉山 .
农业工程学报, 2002, (06) :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