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怒江早古生代片麻状花岗岩的确定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43
作者
宋述光 [1 ]
季建清 [1 ]
魏春景 [1 ]
苏犁 [2 ]
郑亚东 [3 ]
宋彪 [4 ]
张立飞 [1 ]
机构
[1] 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地质系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实验中心
[3] 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地质系
[4]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滇西; 怒江; 青藏高原; 麻状花岗岩; 构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云南西部中缅边界的怒江一带被认为是青藏高原向东南逃逸的通道,但位于通道之中、红河-哀牢山走滑剪切带与高黎贡山剪切带之间的贡山地块应属于哪一个大地构造单元的组分,目前尚不清楚.通过对云南福贡县马吉一带古当河片麻状花岗岩锆石SHRIMP年龄测定,确定该花岗岩的岩浆结晶年龄为(487±11)Ma,并发现锆石具有773~794Ma的残核,该年龄可以与印度板块内部及喜马拉雅造山带中发育大量同时代的花岗质岩石相对比,表明与印度大陆有非常密切的亲缘关系,该研究对揭示滇西地区怒江流域的构造属性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927 / 93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场发射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上阴极荧光谱仪特点及其在锆石研究中的应用 [J].
陈莉 ;
徐军 ;
苏犁 .
自然科学进展, 2005, (11) :1403-1408
[2]   新元古代岩浆活动与全球变化 [J].
郑永飞 .
科学通报, 2003, (16) :1705-1720
[3]   中国西部新生代岩石圈汇聚和东部岩石圈离散的耦合关系与古环境格局演变的探讨 [J].
钟大赉 ;
丁林 ;
季建清 ;
张进江 ;
刘福田 ;
刘建华 ;
闫晓蔚 .
第四纪研究, 2001, (04) :303-312
[4]   造山带岩石层多向层架构造及其对新生代岩浆活动制约──以三江及邻区为例 [J].
钟大赉 ;
丁林 ;
刘福田 ;
刘建华 ;
张进江 ;
季建清 ;
陈辉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00, (S1) :1-8
[5]   滇西南那邦变质基性岩地球化学与俯冲板片裂离 [J].
季建清 ;
钟大赉 ;
陈昌勇 .
岩石学报, 2000, (03) :433-442
[6]   滇西南那邦变质基性岩两期变质作用的40Ar/39Ar年代学研究 [J].
季建清 ;
钟大赉 ;
桑海清 ;
裘冀 ;
胡世玲 .
岩石学报, 2000, (02) :227-232
[7]   中缅边界那邦变质基性岩的两期变质作用及其构造意义 [J].
季建清 ;
钟大赉 ;
丁林 ;
韩秀伶 .
岩石学报, 1998, (02) :36-48
[8]   中国滇西南造山带变质岩的Sm-Nd和Rb-Sr同位素年代学 [J].
翟明国 ;
从柏林 ;
乔广生 ;
张儒瑗 .
岩石学报, 1990, (04) :1-11
[9]   Age and origin of magmatism along the Cenozoic Red River shear belt, China [J].
Lian-Sheng Zhang ;
Urs Schärer .
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1999, 134 :6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