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磷效率应用核心种质的根构型性状评价

被引:44
作者
赵静
付家兵
廖红
何勇
年海
胡月明
邱丽娟
董英山
严小龙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
[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3]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国家转基因植物中试与产业化基地
关键词
大豆; 应用核心种质; 根构型; 磷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GIS方法构建了大豆磷效率的应用核心种质,并对大豆种质的重要根系性状根构型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和对比分析,结果揭示了大豆根构型与磷效率的关系及其可能的进化规律.研究发现:(ⅰ)大豆根构型与磷效率密切相关.浅根型大豆根系具有合理的三维空间分布,有利于大豆对耕层土壤磷的吸收,从而显著提高了大豆的磷效率和产量;(ⅱ)大豆地上部株型、根构型和磷效率具有协同进化的趋势,直立型的栽培大豆一般具有浅根根构型和较高的磷效率,蔓生型的野生大豆一般具有深根根构型和较低的磷效率,半野生型大豆的根构型和磷效率介于两者之间;(ⅲ)磷有效性对根构型具有调节作用,在土壤表层施磷条件下,大豆根系普遍变浅,说明根构型和磷效率的协同进化可能是由于长期耕作施肥的结果.上述研究结果可为改良大豆根系性状、提高大豆磷效率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249 / 125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发展我国大豆遗传改良事业解决国内大豆供给问题
    盖钧镒
    [J]. 中国工程科学, 2003, (05) : 1 - 6
  • [2] 大豆不同品种对磷胁迫反应的研究
    徐青萍
    罗超云
    廖红
    严小龙
    年海
    [J]. 大豆科学, 2003, (02) : 108 - 114
  • [3] 水磷耦合胁迫下植物磷吸收的理想根构型:模拟与应用
    廖红
    戈振扬
    戈振场
    严小龙
    [J]. 科学通报, 2001, (08) : 641 - 646+705
  • [4] 植物根构型特性与磷吸收效率
    严小龙
    廖红
    戈振扬
    罗锡文
    [J]. 植物学通报, 2000, (06) : 511 - 519
  • [5] 中国大豆品种资源的评价与利用前景
    邱丽娟
    常汝镇
    孙建英
    李向华
    许占友
    刘立宏
    [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0, (05) : 58 - 61
  • [6] 菜豆根构型对低磷胁迫的适应性变化及基因型差异
    廖红
    严小龙
    [J]. 植物学报, 2000, (02) : 158 - 163
  • [7] 野生、半野生及栽培大豆的几个主要光合特性的研究
    付永彩
    张贤泽
    [J]. 大豆科学, 1993, (03) : 255 - 258
  • [8] 大豆生态研究 Ⅱ中国不同纬度不同进化类型大豆对昼夜温度反应的研究
    庄炳昌
    徐豹
    路琴华
    [J]. 大豆科学, 1986, (04) : 289 - 298
  • [9] 栽培、野生、半野生大豆蛋白质含量及氨基酸组成的初步分析
    李福山
    常汝镇
    舒世珍
    常碧影
    陈志萍
    左江湾
    [J]. 大豆科学, 1986, (01) : 65 - 72
  • [10] 栽培、野生、半野生大豆脂肪酸组成的初步分析研究
    庄无忌
    韩华琼
    谢发明
    张乔
    李福山
    舒世珍
    常汝镇
    [J]. 大豆科学, 1984, (03) : 223 -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