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长江中游城陵矶-湖口分汊河道洲滩演变及碍航成因探析
被引:42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昭华
[
1
]
李义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李义天
[
1
]
黄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江航道局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黄颖
[
2
]
高凯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江航道局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高凯春
[
2
]
机构
:
[1]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长江航道局
来源
:
水利学报
|
2011年
/ 42卷
/ 12期
关键词
:
长江中游;
分汊河道;
洲滩演变;
碍航浅滩;
D O I
:
10.13243/j.cnki.slxb.2011.12.004
中图分类号
:
TV147 [河道演变];
学科分类号
:
081502 ;
摘要
:
在归纳总结分汊河道演变特征的基础上,结合长江中游城陵矶-湖口分汊河道洲滩演变及航道条件变化的观测资料,对碍航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类剖析。结果表明:由于边界条件的制约,顺直或顺直分汊河道的长度、宽度的变化受到限制,边滩缓慢下移、心滩左右摆动;弯曲分汊河道受到进口挑流作用和弯曲汊道不断蜿蜒摆动的影响,主流频繁移位,以上因素造成一些河段内河势周期调整并伴随浅滩条件恶化,一些河段对来水来沙适应性差而频繁出浅。从本质上而讲,本河段内浅滩碍航的深层次原因是由于河床演变具有多重河型属性,低矮洲滩难以稳定,水沙输移在时间和空间上难以平稳衔接,对浅滩的治理需要注意以上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398 / 140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技术问题的几点思考
[J].
李旺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工程泥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李旺生
.
水道港口,
2007,
(06)
:418
-424
[2]
论江河治理的地学基础——以长江中游为例
[J].
刘国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刘国纬
.
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
2007,
(09)
:1175
-1183
[3]
长江中下游河道水力和输沙特性的初步分析──初论分汊河道形成条件
[J].
余文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余文畴
.
长江科学院院报,
1994,
(04)
:16
-22+56
[4]
长江中下游鹅头型分汊河道的演变特征及形成条件
[J].
冷魁,罗海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深圳港务管理局,长江科学院
冷魁,罗海超
.
水利学报,
1994,
(10)
:82
-89
[5]
长江中下游分汊河道的演变特点及稳定性
[J].
罗海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江科学院
罗海超
.
水利学报,
1989,
(06)
:10
-19
[6]
长江下游分汊河道节点在河床演变中的作用
[J].
余文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江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余文畴
.
泥沙研究,
1987,
(04)
:12
-21
[7]
分汊型河床的形成与演变——以长江中下游为例
[J].
尤联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尤联元
.
地理研究,
1984,
(04)
:12
-24
[8]
河型分析及其在河道整治上的应用
[J].
方宗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河渠研究所
方宗岱
.
水利学报,
1964,
(01)
:1
-12
[9]
河流动力地貌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倪晋仁,马蔼乃著, 1998
[10]
河床演变及整治[M]. 水利电力出版社 , 谢鉴衡等编著, 1990
←
1
2
→
共 12 条
[1]
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技术问题的几点思考
[J].
李旺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工程泥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李旺生
.
水道港口,
2007,
(06)
:418
-424
[2]
论江河治理的地学基础——以长江中游为例
[J].
刘国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刘国纬
.
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
2007,
(09)
:1175
-1183
[3]
长江中下游河道水力和输沙特性的初步分析──初论分汊河道形成条件
[J].
余文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余文畴
.
长江科学院院报,
1994,
(04)
:16
-22+56
[4]
长江中下游鹅头型分汊河道的演变特征及形成条件
[J].
冷魁,罗海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深圳港务管理局,长江科学院
冷魁,罗海超
.
水利学报,
1994,
(10)
:82
-89
[5]
长江中下游分汊河道的演变特点及稳定性
[J].
罗海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江科学院
罗海超
.
水利学报,
1989,
(06)
:10
-19
[6]
长江下游分汊河道节点在河床演变中的作用
[J].
余文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江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余文畴
.
泥沙研究,
1987,
(04)
:12
-21
[7]
分汊型河床的形成与演变——以长江中下游为例
[J].
尤联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尤联元
.
地理研究,
1984,
(04)
:12
-24
[8]
河型分析及其在河道整治上的应用
[J].
方宗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河渠研究所
方宗岱
.
水利学报,
1964,
(01)
:1
-12
[9]
河流动力地貌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倪晋仁,马蔼乃著, 1998
[10]
河床演变及整治[M]. 水利电力出版社 , 谢鉴衡等编著, 1990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