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低丘马尾松低效林生物量特征

被引:6
作者
岳军伟 [1 ]
龙蔚 [1 ]
刘光正 [1 ]
杨桦 [1 ]
徐林初 [1 ]
徐福华 [2 ]
朱恒 [2 ]
骆昱春 [1 ]
张华耀 [3 ]
俞方宏 [2 ]
机构
[1] 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2] 上饶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3] 万年县林业局
关键词
马尾松; 低效林; 生物量; 混交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1.248 [马尾松];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标准木法(乔木层)及样方收获法(灌木层、草本层、枯落物层),研究了马尾松低效林的4种混交林及马尾松纯林的生物量及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马尾松-木荷、马尾松-板栗、马尾松-南酸枣、马尾松-枫香4种混交林的乔木层生物量分别为135.501、31.499、22.138及69.725 t/hm2,而马尾松纯林的生物量为37.043 t/hm2。在各器官生物量组成中,干材生物量最大,占总生物量的40.39%74.87%,其他组分所占的比例依次为枝(11.40%32.67%)、叶(9.31%26.94%)。马尾松纯林的林下植被生长旺盛,其生物量高达6.649 t/hm2;而马尾松-木荷混交林的林下植被生物量仅为3.825 t/hm2。枯落物生物量则是马尾松-木荷混交林的最多,马尾松-枫香混交林最少。所有林分的生物量平均值为68.095 t/hm2。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半干旱地区油松纯林改造成混交林效益分析
    陈肖
    [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8, (04) : 31 - 32
  • [2] 辽西山地油松混交林和纯林生态经济效益比较
    李宁
    曾辉
    王克勤
    [J]. 辽宁林业科技, 2008, (01) : 19 - 22+57
  • [3] 西南桦人工纯林与混交林群落学特征比较
    李品荣
    曾觉民
    陈强
    尹艾萍
    毕波
    常恩福
    [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7, (05) : 14 - 16
  • [4] 杉木人工纯林与混交林下土壤肥力分析
    苏宝川
    [J]. 安徽农学通报, 2007, (01) : 138 - 139+88
  • [5] 马尾松-阔叶树混交异龄林生物量与生产力分配格局
    樊后保
    李燕燕
    苏兵强
    林德喜
    刘春华
    蒋宗垲
    [J]. 生态学报, 2006, (08) : 2463 - 2473
  • [6] 马尾松纯林改造成针阔混交林后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
    樊后保
    李燕燕
    黄玉梓
    林德喜
    袁颖红
    黄荣珍
    [J].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4) : 77 - 81
  • [7] 鼎湖山马尾松林群落生物量生产对人为干扰的响应
    莫江明
    彭少麟
    Sandra Brown
    孔国辉
    方运霆
    [J]. 生态学报, 2004, (02) : 193 - 200
  • [8] 不同林相的松针对马尾松毛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刘兴平
    王国红
    刘向辉
    韩瑞东
    戈峰
    [J]. 昆虫学报, 2003, (06) : 720 - 726
  • [9] 马尾松地理起源及进化繁衍规律的探讨地
    秦国峰
    [J].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04) : 406 - 412
  • [10] 人工针阔混交林功能和作用机理研究
    吴耀先吴江焦晓明池艳丽郑玉华曲玉良宋德利赵庆喜
    [J]. 辽宁林业科技, 2000, (05) : 12 - 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