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期三川河湫水河流域的土地利用

被引:3
作者
任世芳
孟万忠
赵淑贞
机构
[1] 太原师范学院
[2] 太原师范学院 山西太原
[3] 山西太原
关键词
历史时期; 三川河; 湫水河; 土地利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07 [研究、考订、评论];
学科分类号
060202 ;
摘要
本文探讨了近2000年来三川河、湫水河流域人口、耕地的发展史,初步结论是(1)从西汉到明中叶,农垦并非本区土壤侵蚀的主因,导致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的主因是自然力与某些时期传统的过度放牧;(2)明弘治年间以后,本区人口逐步增加,开始垦种坡地;(3)清初施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及“摊丁入亩”等鼓励政策,促进了人口和耕地的无限制增长;(4)清代到上世纪90年代的350年,由于人口飞跃增长,陡坡地大量开垦,是土壤侵蚀加速时期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2+35+15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黄土高原侵蚀产沙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J].
王万忠 ;
焦菊英 .
地理学报, 2002, (02) :210-217
[2]   试论公元前500年至公元534年间黄河下游洪患 [J].
赵淑贞 ;
任世芳 ;
任伯平 .
人民黄河, 2001, (03) :43-44
[3]   应用于土壤变化的坡面侵蚀过程模拟 [J].
段建南 ;
李保国 ;
石元春 ;
严泰来 ;
朱德海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 1998, (01) :48-54
[4]   关于黄河在东汉以后是否长期安流的初步探讨 [J].
赵淑贞 ;
任伯平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8, (01) :89-93
[5]  
黄河泥沙与环境.[M].景可等著;.科学出版社.1993,
[6]  
中国黄土高原地区耕地坡度分级数据集.[M].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编];.海洋出版社.1990,
[7]  
中国人口史.[M].赵文林;谢淑君著;.人民出版社.1988,
[8]  
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M].吴慧 著.农业出版社.1985,
[9]  
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M].梁方仲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