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保山核桃坪铅锌矿床成矿流体来源的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44
作者
薛传东 [1 ]
韩润生 [1 ]
杨海林 [1 ]
杨志明 [2 ]
田世洪 [3 ]
刘勇强 [1 ]
郝百武 [1 ]
机构
[1] 昆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系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3]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基金
国家基础研究计划;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岩浆热液; 成矿流体; 幔源流体; 核桃坪铅锌矿床; 滇西北;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08.02.009
中图分类号
P618.42 [铅]; P618.43 [锌];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滇西北核桃坪铅锌矿是保山地块内沿澜沧江断裂带发育的一个大型铅锌多金属矿床,矿体严格受近SN向的断裂带及层间破碎带控制,赋存于上寒武统核桃坪组和沙河厂组大理岩化灰岩及矽卡岩中。文章在分析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V1矿体的氢、氧、碳、硫、硅和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示踪研究,探讨了成矿溶液中水、碳、硅、硫和铅的来源以及成矿流体的演化问题。研究表明,V1矿体中矿石的石英δ18O水值变化范围为6·1‰7·6‰,平均为6·7‰,其δDV-SMOW值变化范围为-100‰-108‰,平均为-104‰,说明成矿流体主要来自深部岩浆分异水,并在后期成矿作用过程中有地层建造水和大气降水的加入;矿石中方解石的δ13CV-PDB和δ18O水值分别为-6·6‰-5·9‰和5·0‰5·2‰,反映成矿流体的碳、氧具有深部流体与围岩发生交代反应的特征。硅、硫和铅同位素具深部岩浆或地幔来源的特点,但遭受后期壳源物质的混染。据此提出该矿床是与深部岩浆热液或幔源流体贯入有关的构造热液脉型矿床,其成矿作用受控于深部过程的驱动和控制,可为指导地质找矿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43 / 25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保山镇康地块成矿条件及典型矿床成矿模式 [J].
董文伟 .
云南地质, 2007, (01) :56-61
[2]   云南核桃坪矿集区矿床特征及成因初探 [J].
李志国 ;
曾普胜 ;
符得贵 ;
喻学惠 .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6, (03) :211-216
[3]   云南保山核桃坪铅-锌矿床地质特征 [J].
朱余银 ;
韩润生 ;
薛传东 ;
陆森林 ;
邹海俊 ;
袁志红 .
矿产与地质, 2006, (01) :32-35
[4]   云南保山核桃坪铅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模式与找矿模型 [J].
陈永清 ;
卢映祥 ;
夏庆霖 ;
蒋成兴 ;
刘红光 ;
吕志成 .
中国地质, 2005, (01) :90-99
[5]   保山金厂河铜多金属隐伏矿综合找矿 [J].
符德贵 ;
崔子良 ;
官德任 .
云南地质, 2004, (02) :188-198
[6]   三江中段新特提斯阶段区域流体的性质与状态 [J].
徐启东 ;
莫宣学 .
岩石学报, 2000, (04) :639-648
[7]   滇西澜沧江中北段铜(金)多金属成矿特征 [J].
胡斌 ;
戴塔根 ;
谢力华 .
地质找矿论丛, 1999, (03) :78-82
[8]   滇黔桂金三角区微细浸染型金矿床的盆地流体成因模式 [J].
刘建明 ;
刘家军 .
矿物学报, 1997, (04) :448-456
[9]   保山-镇康地区汞、铅锌矿床的成矿模式 [J].
邓必方 .
云南地质, 1995, (04) :355-364
[10]  
Chuan-Dong Xue,Run-Sheng Han,Yu-Zhao Hu,Hai-Jun Zou,Yu-Yin Zhu.Physical chemistry study on the Ore-forming process of the hetaoping Pb–Zn-polymetallic deposit, baoshan county, yunnan province, China<!-- doi="10.1016/j.gca.2006.06.1584" aid="4836.7"-->[J].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20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