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集聚研究综述——内涵、特征、机理及实证研究

被引:5
作者
马洪生 [1 ]
赵放 [2 ,3 ]
机构
[1]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
[2]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3] 西南交通大学中国高铁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业; 协同集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25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1201 ; 1202 ;
摘要
通过分析相关文献,综述了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集聚的内涵,并从经验性、统计性两个角度描述了两业协同集聚特征,从形成机制、形成条件、形成路径三个维度分析归纳了两业协同集聚机理,从指标和模型两个方面梳理了协同集聚实证研究方面的成果,最后阐释了两业协同集聚的不足和发展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2]   产业关联、空间地理与二三产业共同集聚——来自中国212个城市的经验考察 [J].
陈国亮 ;
陈建军 .
管理世界, 2012, (04) :82-100
[3]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定位研究——以浙江省69个城市和地区为例 [J].
陈建军 ;
陈菁菁 .
中国工业经济, 2011, (06) :141-150
[4]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理:理论与实证 [J].
高觉民 ;
李晓慧 .
中国工业经济, 2011, (06) :151-160
[5]   商务成本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动态关系研究——基于我国三大地区间的经验证明 [J].
陈建军 ;
崔春梅 .
上海经济研究, 2010, (10) :49-57+65
[6]   我国生产者服务业城市集聚度测算及其特征研究——基于21个城市的分析 [J].
张三峰 .
产业经济研究, 2010, (03) :31-37
[8]   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研究进展 [J].
申玉铭 ;
吴康 ;
任旺兵 .
地理研究, 2009, 28 (06) :1494-1507
[9]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中国222个城市的经验证据 [J].
陈建军 ;
陈国亮 ;
黄洁 .
管理世界, 2009, (04) :83-95
[10]   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效率提升:基于地区和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J].
江静 ;
刘志彪 ;
于明超 .
世界经济, 2007, (08) :5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