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农民工的进城方式与职业流动——两代农民工的比较分析
被引:64
作者
:
许传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许传新
机构
:
[1]
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来源
:
青年研究
|
2010年
/ 03期
关键词
:
新生代农民工;
第一代农民工;
进城方式;
职业流动;
比较;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D412.6 [工会工作];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利用社会关系网络结伴外出、依靠"亲友介绍"工作是两代农民工初次外出与求职的共同特点,不同之处在于第一代农民工进城主要追求经济利益,新生代农民工则主要追求个人发展,农民工外出倾向于低龄化,童工现象比较严重。农民工进城之后,"跳槽"频繁,就业层次低,多数农民工的职业流动只是一种"平移",并没有带来职业地位的提升。相比较而言,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层次比第一代农民工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2+94 +9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1]
社会网络、人力资本与农民工的再次职业流动[D]. 刘金枚.华中科技大学. 2006
[12]
中国经济:增长的极限[M].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程超泽著, 2002
[13]
经济社会学[M].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朱国宏主编, 1999
[14]
农民工就业模式对就业迁移的影响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殷晓清
[J].
人口研究,
2001,
(03)
: 20
-
25
[15]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
王春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王春光
[J].
社会学研究,
2001,
(03)
: 63
-
76
[16]
经济发达农村地区外来劳动力的性别差异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钟甫宁
徐志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经贸学院!南京
徐志刚
栾敬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经贸学院!南京
栾敬东
[J].
人口与经济,
2001,
(02)
: 31
-
37
[17]
社会生活支持网络:从单位到社区的转变
李培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李培林
[J].
江苏社会科学,
2001,
(01)
: 53
-
55
[18]
中国大陆城市农民工的职业流动
李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李强
[J].
社会学研究,
1999,
(03)
: 95
-
103
←
1
2
→
共 18 条
[11]
社会网络、人力资本与农民工的再次职业流动[D]. 刘金枚.华中科技大学. 2006
[12]
中国经济:增长的极限[M].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程超泽著, 2002
[13]
经济社会学[M].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朱国宏主编, 1999
[14]
农民工就业模式对就业迁移的影响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殷晓清
[J].
人口研究,
2001,
(03)
: 20
-
25
[15]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
王春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王春光
[J].
社会学研究,
2001,
(03)
: 63
-
76
[16]
经济发达农村地区外来劳动力的性别差异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钟甫宁
徐志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经贸学院!南京
徐志刚
栾敬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经贸学院!南京
栾敬东
[J].
人口与经济,
2001,
(02)
: 31
-
37
[17]
社会生活支持网络:从单位到社区的转变
李培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李培林
[J].
江苏社会科学,
2001,
(01)
: 53
-
55
[18]
中国大陆城市农民工的职业流动
李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李强
[J].
社会学研究,
1999,
(03)
: 95
-
103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