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勘探进展

被引:95
作者
杨华 [1 ,2 ]
刘新社 [1 ,2 ]
张道锋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
[2] 不详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靖边气田; 奥陶纪; 海相碳酸盐岩; 风化壳; 白云岩; 岩溶缝洞体; 勘探进展; 勘探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89年,在鄂尔多斯盆地钻探的陕参1、榆3井获高产工业气流,发现了当时我国最大的海相碳酸盐岩气田———靖边气田,证实了该盆地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层系具有巨大的天然气勘探潜力。为了推进"西部大庆"的早日建成并为该气田下一步勘探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对该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勘探技术思路进行了总结。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奥陶系沉积特征、烃源岩条件、储层类型及天然气成藏组合的综合分析,认为该区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发育盆地中东部奥陶系风化壳、古隆起东侧白云岩、盆地西部岩溶缝洞体等3大勘探领域;近年开展的地质研究和勘探技术攻关,明确了上述3大勘探领域的成藏主控因素,形成了岩溶古地貌精细刻画与风化壳储层预测、白云岩储层地震预测及含气性检测、岩溶缝洞体识别及储层预测等先进的勘探配套技术,天然气勘探取得了新的进展:①靖边气田含气面积不断扩大,天然气储量规模增长近2倍,是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天然气增储上产的现实目标;②古隆起东侧白云岩发现多个含气富集区,天然气储量规模接近1 000×108 m3,是现实接替领域;③在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岩溶缝洞体发现新苗头,是下一步天然气勘探的新领域。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中组合成藏特征及勘探启示 [J].
杨华 ;
包洪平 .
天然气工业, 2011, 31 (12) :11-20+124
[2]   硬石膏结核白云岩沉积微相——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马五小层为例 [J].
姚泾利 ;
魏新善 ;
张道锋 ;
王少飞 ;
黄道军 ;
季海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37 (06) :690-695
[3]   鄂尔多斯地区西部和南部奥陶纪海槽边缘沉积特征与天然气成藏潜力分析 [J].
杨华 ;
付金华 ;
包洪平 .
海相油气地质, 2010, 15 (02) :1-13
[4]   鄂尔多斯盆地祁连海域奥陶纪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J].
韩品龙 ;
张月巧 ;
冯乔 ;
高建荣 ;
张曼莎 ;
王红艳 .
现代地质, 2009, 23 (05) :822-827
[5]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古地貌、古沟槽模式的修正及其地质意义 [J].
何自新 ;
黄道军 ;
郑聪斌 .
海相油气地质, 2006, (02) :25-28
[6]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纪“L”状边缘隆起演化过程及其构造背景 [J].
王庆飞 ;
邓军 ;
杨立强 ;
高帮飞 ;
徐浩 ;
黄定华 .
现代地质, 2006, (01) :30-34
[7]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古岩溶洞穴特征 [J].
郑聪斌 ;
张军 ;
李振宏 .
天然气工业, 2005, (04) :27-30+189
[8]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古岩溶洞穴特征[J]. 李振宏.中国西部油气地质. 2005(01)
[9]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古岩溶洞穴特征[J]. 李振宏.中国西部油气地质. 2005 (01)
[10]   “干化蒸发”与“回灌重溶”——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蒸发岩成因的新认识 [J].
包洪平 ;
杨承运 ;
黄建松 .
古地理学报, 2004, (03) :279-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