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含水期油田水驱特征曲线关系式的理论推导

被引:83
作者
宋兆杰 [1 ]
李治平 [1 ]
赖枫鹏 [1 ]
刘刚 [2 ]
甘火华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2] 延长石油集团研究院
[3] 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水驱特征曲线; 高含水; 相对渗透率; 含水饱和度; 产量递减; 可采储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1 [基础理论];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传统水驱特征曲线推导的理论基础是中含水阶段油水相对渗透率比(Kro/Krw)与含水饱和度(Sw)成半对数直线关系,而在高含水阶段Kro/Krw与Sw在半对数坐标中明显偏离直线关系,水驱特征曲线普遍存在上翘现象。为了准确预测油田开发后期开发动态和可采储量,对实际岩心相对渗透率曲线进行平均化处理,并借鉴文献中岩心数据资料,拟合出适合高含水阶段Kro/Krw与Sw关系的新型表达式;应用Buckley-Leverett前沿推进方程和Welge平均含水饱和度方程,推导出适合高含水期油田的新型水驱特征曲线关系式。应用分析表明,新方法预测水驱可采程度与产量递减方法计算结果吻合度较好,对于油田生产后期开发指标预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01 / 20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高含水阶段重新认识水驱油效率 [J].
纪淑红 ;
田昌炳 ;
石成方 ;
叶继根 ;
张祖波 ;
傅秀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2, 39 (03) :338-345
[2]   克拉玛依砾岩储集层微观水驱油机理 [J].
许长福 ;
刘红现 ;
钱根宝 ;
覃建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1, 38 (06) :725-732
[3]   高含水油田层系重组方案的灰色决策优选法 [J].
李巧云 ;
张吉群 ;
邓宝荣 ;
常军华 ;
李华 ;
刘双双 ;
许晓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1, 38 (04) :463-468
[4]   水驱开发油田合理油水井数比的计算 [J].
邹存友 ;
常毓文 ;
王国辉 ;
兰丽凤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1, 38 (02) :211-215
[5]   二段直线法预测高含水期油田开发指标 [J].
高丽 ;
宋考平 ;
马春华 ;
李丽丽 .
石油钻探技术, 2008, (05) :72-74
[6]   高含水期水驱特征曲线上翘时机的影响因素研究 [J].
于波 ;
孙新敏 ;
杨勇 ;
邴绍献 ;
高德波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8, (02) :127-131+644
[7]   利用水驱特征曲线确定活塞式驱程度指数的方法 [J].
高文君 ;
徐冰涛 ;
王谦 ;
阳兴华 .
新疆石油地质, 2000, (04) :311-314+348
[8]   油田可采储量计算方法 [J].
陈元千 .
新疆石油地质, 2000, (02) :130-137+171
[9]   几种重要水驱特征曲线的油水渗流特征 [J].
俞启泰 .
石油学报, 1999, (01) :64-68+6
[10]   张金庆水驱特征曲线的应用及其油水渗流特征 [J].
俞启泰 .
新疆石油地质, 1998, (06)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