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砾岩储集层微观水驱油机理

被引:62
作者
许长福
刘红现
钱根宝
覃建华
机构
[1]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砾岩储集层; 驱油效率; 孔隙结构; 核磁共振; 剩余油; 渗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以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下克拉玛依组砾岩储集层为研究对象,从储集层特征分析和渗流机理研究着手,通过室内实验,研究砾岩储集层水驱油和渗吸过程中微观孔隙动用规律,分析孔隙结构与驱油效率关系,研究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和长期水驱油对储集层孔隙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目前剩余油饱和度较高,但剩余油主要分布于小孔隙之中;水驱过程中,优先动用的是超大孔隙,对采出程度起主要贡献的是中大孔隙;渗吸过程中,优先动用的是小孔隙,对渗吸作用起主要贡献的是中小孔隙;孔隙结构是影响驱油效率和微观剩余油分布的关键因素;长期水驱后,孔隙中填隙物发生膨胀、分散、运移和溶蚀,大孔道增多,连通性变好,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进一步增强。
引用
收藏
页码:725 / 73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微尺度下的非线性渗流特征 [J].
李洋 ;
雷群 ;
刘先贵 ;
萧汉敏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1, 38 (03) :336-340
[2]   核磁共振增强扩散方法在复杂储集层流体识别中的应用 [J].
刘忠华 ;
李霞 ;
赵文智 ;
张龙海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37 (06) :703-708
[3]   关于高含水油田二次开发理念、对策和技术路线的探讨 [J].
韩大匡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37 (05) :583-591
[4]   核磁共振研究低渗透储层孔隙结构方法 [J].
王学武 ;
杨正明 ;
李海波 ;
郭和坤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2 (02) :69-72+199
[5]   大孔道形成与演化过程流固耦合模拟 [J].
冯其红 ;
齐俊罗 ;
尹晓梅 ;
杨勇 ;
邴绍献 ;
张本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36 (04) :498-502+512
[6]   低渗透油藏拟启动压力梯度 [J].
熊伟 ;
雷群 ;
刘先贵 ;
高树生 ;
胡志明 ;
薛惠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36 (02) :232-236
[7]   黑云母水化机理及对注水开发影响 [J].
邢希金 ;
赵峰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1 (02) :81-84+184
[8]   核磁共振录井含油饱和度的测量与校正 [J].
李芳 ;
邹筱春 ;
冯艳丽 ;
王芹 .
录井工程, 2009, 20 (01) :11-14+74
[9]   岩样核磁共振分析方法及其在油田勘探中的应用 [J].
肖秋生 ;
朱巨义 .
石油实验地质, 2009, 31 (01) :97-100
[10]   核磁共振T2谱换算孔隙半径分布方法研究 [J].
李海波 ;
朱巨义 ;
郭和坤 .
波谱学杂志, 2008, (02) :273-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