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砾岩储集层微观水驱油机理

被引:62
作者
许长福
刘红现
钱根宝
覃建华
机构
[1]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砾岩储集层; 驱油效率; 孔隙结构; 核磁共振; 剩余油; 渗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以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下克拉玛依组砾岩储集层为研究对象,从储集层特征分析和渗流机理研究着手,通过室内实验,研究砾岩储集层水驱油和渗吸过程中微观孔隙动用规律,分析孔隙结构与驱油效率关系,研究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和长期水驱油对储集层孔隙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目前剩余油饱和度较高,但剩余油主要分布于小孔隙之中;水驱过程中,优先动用的是超大孔隙,对采出程度起主要贡献的是中大孔隙;渗吸过程中,优先动用的是小孔隙,对渗吸作用起主要贡献的是中小孔隙;孔隙结构是影响驱油效率和微观剩余油分布的关键因素;长期水驱后,孔隙中填隙物发生膨胀、分散、运移和溶蚀,大孔道增多,连通性变好,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进一步增强。
引用
收藏
页码:725 / 73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1]  
砾岩油田开发[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李庆昌等著, 1997
[12]   核磁共振岩心实验研究储层孔隙结构 [J].
李艳 ;
范宜仁 ;
邓少贵 ;
刘兵开 .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8, (02) :129-132+88
[13]   微观孔隙结构分析在砂岩酸化中的应用 [J].
刘红现 ;
赵立强 ;
刘平礼 ;
陈冀嵋 ;
何建中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8, (02) :294-296
[14]   基于聚类分析的K-means算法研究及应用 [J].
张建萍 ;
刘希玉 .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7, (05) :166-168
[15]   剩余油分布及其挖潜研究综述 [J].
李洪玺 ;
刘全稳 ;
温长云 ;
张学才 ;
刘婕 .
特种油气藏, 2006, (03) :8-11+105
[16]   水驱油孔隙动用规律的核磁共振实验研究 [J].
郭公建 ;
谷长春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5) :57-60+9-10
[17]   盘河断块区孔隙结构与驱油效率 [J].
熊敏 ;
王勤田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1) :42-44+54
[18]   储集层孔隙结构与驱油效率关系研究 [J].
蔡忠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6) :45-46+49
[19]   层间阴离子对水黑云母层间水赋存状态的影响 [J].
冉红彦 ;
曹俊臣 ;
张惠芬 .
矿物学报, 1999, (02) :215-221
[20]   非均质油层注水开发的核磁共振成像实验研究 [J].
陈权 ;
周洪涛 .
油气采收率技术, 1998, (01) :36-42+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