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景观生态学发展历程与未来研究重点

被引:161
作者
陈利顶 [1 ]
李秀珍 [2 ]
傅伯杰 [1 ]
肖笃宁 [3 ]
赵文武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4]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关键词
中国景观生态学; 发展历史; 特点; 未来发展方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景观生态学从其诞生到现在,已经历了70余年。中国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从其引入,到发展、壮大、逐渐成熟,也经历了30余年。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中国景观生态学在跟踪国际前沿研究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开展了大量研究,在许多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简述了国际景观生态学会成立与发展过程,通过系统综述中国景观生态学文献,重点分析了中国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历程;根据中国景观生态学研究特点,将中国景观生态学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摸索与酝酿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吸收与消化阶段(1980—1988年)、实践与迅速发展阶段(1989—2000)、发展与思索阶段(2001—2010)、思考与创新阶段(2011—?)。在此基础上,重点从土地利用格局与生态过程及尺度效应、城市生态用地与景观安全格局构建、景观生态规划与自然保护区网络优化、森林景观动态模拟与生态系统管理、绿洲景观演变与生态水文过程、景观破碎化与遗传多样性保护、多水塘系统与湿地景观格局设计、稻-鸭/鱼农田景观与生态系统健康、梯田文化景观与多功能维持、源汇景观格局分析与水土流失危险评价等方面系统分析了中国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特点。最后从学科发展与理论研究、重点研究地区和应用实践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景观生态学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3129 / 314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43 条
[52]   自然保护区景观结构设计与物种保护——以卧龙自然保护区为例 [J].
陈利顶 ;
傅伯杰 ;
刘雪华 .
自然资源学报, 2000, (02) :164-169
[53]   农业景观的生态规划与设计 [J].
王仰麟 ;
韩荡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2) :265-269
[54]   江汉平原农业景观格局及生物多样性研究——以两个村为例 [J].
宇振荣 ;
谷卫彬 ;
胡敦孝 .
资源科学, 2000, (02) :19-23
[55]   关帝山林区景观要素空间分布及其动态研究 [J].
郭晋平 ;
阳含熙 ;
张芸香 .
生态学报, 1999, (04) :468-473
[56]   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破碎化研究 [J].
陈利顶 ;
刘雪华 ;
傅伯杰 .
生态学报, 1999, (03) :3-5
[57]   论干旱区景观生态特征与景观生态建设 [J].
程国栋 ;
肖笃宁 ;
王根绪 .
地球科学进展, 1999, (01) :13-17
[58]   北京东灵山地区森林的物种多样性和景观格局多样性研究 [J].
马克明 ;
傅伯杰 ;
周华锋 .
生态学报, 1999, (01) :3-5
[59]   洞庭湖湿地景观结构与生态工程模式 [J].
王克林 .
生态学杂志, 1998, (06) :29-33
[60]   黄土丘陵区土地利用结构对土壤养分分布的影响 [J].
傅伯杰 ;
马克明 ;
周华峰 ;
陈利顶 .
科学通报, 1998, (22) :2444-2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