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不同营养水平湖区沉积物中磷形态的分布特征

被引:60
作者
章婷曦 [1 ]
王晓蓉 [1 ]
金相灿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和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关键词
沉积物; 磷; 形态分布; 太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淡水沉积物磷形态的标准测试方法(SMT),调查了太湖富营养程度不同的5个湖区沉积物中的磷形态分布及其垂向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太湖各湖区沉积物中总磷(TP)和磷形态空间差异性较大,活性组分(Fe/Al-P)分布的差异性要大于活性较差的组分(Ca-P和OP),这与太湖不同湖区水动力条件,污染状况及沉积环境的有关。TP的平均含量为606.6 ̄1691.8mg·kg-1,高营养程度的北部湖区高于其他湖区。无机磷(IP)是各湖区沉积物中磷的主要成分,占TP的54.7% ̄81.0%。在富营养程度高的藻型湖区梅梁湾,Fe/Al-P是磷的主要存在形态(>58.3%),远高于Ca-P(<25%)和OP(<20%);而在水质较好的草型湖区东太湖,则以有机磷(OP)(43%)为主;在中营养的贡湖,各形态磷比例相当。在垂向分布上,各形态磷都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但在不同湖区,不同磷形态的变化趋势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1207 / 12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太湖东北部沉积物理化特征及磷赋存形态研究 [J].
金相灿 ;
孟凡德 ;
姜霞 ;
王晓燕 ;
庞燕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3) :388-394
[2]   中国湖泊水域中磷形态转化及其潜在生态效应研究动态 [J].
黄清辉 ;
王磊 ;
王子健 .
湖泊科学, 2006, (03) :199-206
[3]   太湖五里湖表层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的分布特征 [J].
李军 ;
刘丛强 ;
王仕禄 ;
朱兆洲 ;
周志华 ;
肖化云 .
矿物学报, 2004, (04) :405-410
[4]   太湖及其主要入湖河流沉积磷形态分布研究 [J].
张路 ;
范成新 ;
池俏俏 ;
王建军 ;
秦伯强 .
地球化学, 2004, (04) :423-432
[5]   太湖表层沉积物磷的吸附容量及其释放风险评估 [J].
黄清辉 ;
王子健 ;
王东红 ;
王春霞 ;
马梅 .
湖泊科学, 2004, (02) :97-104
[6]   沉积物中磷形态与湖泊富营养化的关系 [J].
黄清辉 ;
王东红 ;
王春霞 ;
马梅 ;
王子健 .
中国环境科学, 2003, (06) :24-27
[7]   浅水湖泊沉积物中磷的地球化学特征 [J].
朱广伟 ;
高光 ;
秦伯强 ;
张路 ;
罗潋葱 .
水科学进展, 2003, (06) :714-719
[8]   太湖现代沉积物的物质组成和形成条件分析 [J].
袁旭音 ;
陈骏 ;
季峻峰 ;
袁旭音 ;
陶于祥 ;
瞿文川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6) :756-765
[9]   珠江口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 [J].
扈传昱 ;
潘建明 ;
刘小涯 .
海洋环境科学, 2001, (04) :21-25
[10]   红枫湖、百花湖沉积物中磷的存在形态研究 [J].
王雨春 ;
万国江 ;
王仕禄 ;
李社红 ;
黄荣贵 .
矿物学报, 2000, (03) :273-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