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电位、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在文15块的应用

被引:29
作者
宋子齐 [1 ,2 ]
景成 [1 ,2 ]
孙宝佃 [1 ]
成志刚 [1 ]
何羽飞 [1 ,2 ]
张亮 [1 ,2 ]
机构
[1] 西安石油大学西部低渗-特低渗油田开发与治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2] 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评价中心
关键词
水动力条件; 沉积环境; 测井曲线形态、特征; 储层下限标准; 储集砂体类别; 孔隙流体类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81 [];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自然电位(SP)、自然伽马(GR)测井曲线形态和特征与沉积相带及其储集砂体关系密切,它们对不同水动力条件造成的不同环境下的沉积层序在粒度、分选、泥质含量等方面特征响应十分敏感。利用自然电位、自然伽马同步减小的较大幅度评价识别渗砂层,划分有利的骨架砂体沉积微相带;利用自然电位、自然伽马减小的幅度差评价识别低渗砂、致密砂层,划分河道堤泛沉积微相带;并以自然电位比自然伽马减小幅度的相对差异识别油水层。文15块沙三上层段自然电位、自然伽马曲线划分沉积相带及储层的应用,它们在不同储集相带都有明显的异常显示,采用自然电位、自然伽马异常曲线建立起评价划分储层的下限标准,有效地评价划分出油层、水层及致密砂层类型。特别是它们在井内测量岩层中自然存在,测量和获取测井曲线的方法技术简单、成本低廉。因而,在划分和研究沉积相带及储层分布中广泛使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30 / 13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雁木西油田白垩系有利沉积相带与油藏储量分布 [J].
宋子齐 ;
常蕾 ;
孙颖 ;
程建国 ;
杨红刚 ;
魏吉凯 .
断块油气田, 2010, 17 (01) :14-18
[2]   东风港油田沙四段三角洲相沉积的粒度特征 [J].
闫鹏 ;
雷以玲 ;
胡斌 .
断块油气田, 2009, 16 (06) :25-27
[3]   渝东石炭系岩相古地理及有利储集相带研究 [J].
李德江 ;
杨威 ;
谢增业 ;
朱秋影 .
断块油气田, 2009, 16 (05) :1-3
[4]   地层倾角测井在沉积微相研究中的应用 [J].
宋子齐 ;
冯玉成 ;
唐长久 ;
李伟峰 ;
王艳 .
断块油气田, 2009, 16 (04) :4-7
[5]   西峰油田庄58区块长8储层特低渗透成因 [J].
张创 ;
高辉 ;
孙卫 ;
任国富 .
断块油气田, 2009, 16 (02) :12-16
[6]   利用单渗砂层能量厚度研究有利沉积微相及其含油有利区的方法 [J].
宋子齐 ;
王桂成 ;
赵宏宇 ;
于小龙 ;
杨立雷 .
沉积学报, 2008, (03) :452-458
[7]   非均质砾岩储层综合评价方法——以克拉玛依油田七中、东区砾岩储层为例 [J].
宋子齐 ;
杨立雷 ;
程英 ;
王楠 ;
丁健 .
石油实验地质, 2007, (04) :415-419+425
[8]   利用测井资料精细评价特低渗透储层的方法 [J].
宋子齐 ;
程国建 ;
杨立雷 ;
于小龙 ;
赵宏宇 .
石油实验地质, 2006, (06) :595-599
[9]   济阳坳陷低电阻率油层的微观机理及地质成因 [J].
朱家俊 .
石油学报, 2006, (06) :43-46
[10]   特低渗透油层有效厚度确定方法研究 [J].
宋子齐 ;
程国建 ;
王静 ;
路向伟 ;
潘艇 .
石油学报, 2006, (06) :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