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阿索构造混杂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12
作者
唐峰林
黄建村
罗小川
黄传冠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2] 江西省地质调查院
[3] 江西省地质调查院 湖北武汉江西省地质调查院江西南昌
[4] 江西南昌
关键词
藏北; 阿索; 晚侏罗世; 早白垩世; 弧后盆地; 构造混杂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8 [区域构造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在藏北尼玛县西边阿索一带首次发现最宽约 14km的阿索构造混杂岩带。该带西宽东窄 ,呈喇叭状 ,由复理石岩片、深海硅质岩、泥质岩岩片、蛇纹质岩片、火山岛弧岩片、碳酸盐岩岩片、大陆碎片岩片等组成。其中以复理石岩片为基质包含其它外来构造岩片。阿索构造混杂岩带所包含的蛇绿岩主要岩性单位有 :蛇纹岩、辉石岩、英云闪长岩、似层状花斑岩和辉长岩、粒玄岩、辉长辉绿岩、枕状玄武岩、角斑岩、硅质岩、含铁锰粉砂岩、薄层灰岩、浊积岩等 ,属弧后盆地扩张—消减产物。根据硅质岩中放射虫、复理石岩片中孢粉时代及构造片岩中同位素年龄等资料 ,该弧后盆地扩张于晚侏罗世、闭合于早白垩世早期。空间上将狮泉河、永珠湖—纳木湖蛇绿岩带相连
引用
收藏
页码:245 / 25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西藏措勤地区侏罗系质疑 [J].
赵鹏肖 ;
石和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3, (03) :40-43
[2]   班公湖—怒江构造带西段三叠纪—侏罗纪构造—沉积演化 [J].
王冠民 ;
钟建华 .
地质论评, 2002, (03) :297-303
[3]   软碰撞、叠覆造山和多旋回缝合作用 [J].
任纪舜 ;
牛宝贵 ;
刘志刚 .
地学前缘, 1999, (03) :85-93
[4]   华南是特提斯多岛洋体系的一部分 [J].
殷鸿福 ;
吴顺宝 ;
杜远生 ;
彭元桥 .
地球科学, 1999, (01) :3-14
[5]   多岛海型造山作用——以华南印支期造山带为例 [J].
陈海泓 ;
肖文交 .
地学前缘, 1998, (S1) :98-105
[6]  
青藏高原大地构造特征及盆地演化.[M].赵政璋等主编;.科学出版社.2001,
[7]  
东特提斯地质构造形成演化.[M].潘桂棠等著;.地质出版社.1997,
[8]  
板块构造基本问题.[M].李春昱等 著.地震出版社.1986,
[9]  
蛇绿岩.[M].()科尔曼(R.G.Coleman)著;鲍佩声译;.地质出版社.1982,
[10]  
板块构造与沉积作用.[M].[]迪金森(W·R·Dickinson) 著;罗正华;刘铭铨 译.地质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