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黄海西部36°N断面生态环境特征及其季节变化

被引:6
作者
韦钦胜 [1 ,2 ,3 ]
葛人峰 [1 ,4 ]
李瑞香 [1 ,2 ]
臧家业 [1 ,2 ]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2] 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3]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科学与数值模拟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南黄海; 生态环境; 季节变化; 黄海冷水团; 营养盐跃层; 夏储(贮)冬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43 [环境水文学];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071012 ; 0713 ;
摘要
重点研究了南黄海西部36°N断面水文、生源要素的四季变化特征,阐明了该断面诸参数四季变化的主控因素,并以此反映和指示了与其相关海域的生态环境特征。结果表明:黄海冷水团及黄海暖流具有季节性演替变化规律;秋季跃层以下水体是一部分夏季冷水团残留水和黄海暖流水的混合水;断面西侧在四季均存在小范围的低盐冷水现象(即青岛冷水团),其位置的季节变动跟黄海冷水团和黄海暖流边界的变化密切相关。水体层化、生物化学作用以及垂向混合过程是影响各生源要素断面分布及其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在秋、冬季,均发现断面西侧低盐冷水附近海域有一营养盐高值区;断面深水区乃至黄海冷水团海域在四季均存在营养盐跃层,其与水文跃层、水体稳定度及生物化学作用密切相关。同时,还提出黄海冷水团海域对营养盐具有"夏储(贮)冬输"作用的观点。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7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2006年夏季南黄海浮游植物叶绿素a分布特征及其环境调控机制 [J].
傅明珠 ;
王宗灵 ;
孙萍 ;
李艳 ;
李瑞香 .
生态学报, 2009, 29 (10) :5366-5375
[2]   南黄海冷水域西部溶解氧垂直分布最大值现象的成因分析 [J].
韦钦胜 ;
葛人峰 ;
王保栋 ;
臧家业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9, 31 (04) :69-77
[3]   冬季黄海暖流区的空间变化和年际变化特征 [J].
王辉武 ;
于非 ;
吕连港 ;
刁新源 ;
郭景松 .
海洋科学进展, 2009, 27 (02) :140-148
[4]   37°N断面营养盐和溶解氧的四季分布特征及变化 [J].
臧璐 ;
石晓勇 ;
张传松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9, 31 (02) :78-85
[5]   黄海鳀鱼产卵场和越冬场营养盐分布特征 [J].
孙珊 ;
刘素美 ;
任景玲 ;
张桂玲 ;
程岩 ;
谢亮 ;
高磊 .
海洋科学, 2008, 32 (10) :45-50
[6]   黄海冷水团演变过程及其与邻近水团关系的分析 [J].
于非 ;
张志欣 ;
刁新源 ;
郭景松 ;
汤毓祥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6, (05) :26-34
[7]   南黄海秋季叶绿素a的分布特征与浮游植物的固碳强度 [J].
郑国侠 ;
宋金明 ;
戴纪翠 ;
王益鸣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6, (03) :109-118
[8]   春、秋季东、黄海营养盐的分布变化特征及营养结构 [J].
高生泉 ;
林以安 ;
金明明 ;
高大伟 .
东海海洋, 2004, (04) :38-50
[9]  
青岛冷水团强度的变化特征[J]. 张启龙,侯一筠,程明华,刘兴泉,尹宝树,王相玉.海洋科学集刊. 2004(00)
[10]  
黄海、东海浮游植物生长的营养盐限制性因素初探[J]. 王保栋,战闰,藏家业.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3(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