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空图像分析西藏羊八井2009~2010年云量特征

被引:8
作者
霍娟
吕达仁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层大气和全球环境探测开发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云量; 气候变化; 全天空图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5 [云];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运用西藏羊八井观测站2009~2010年近1年的高时空分辨率全天空图像资料分析了测站上空的日间云量特征。年平均总云量统计结果为5.2;冬夏季节云量分布差别明显,夏季平均云量大,冬季小;无云、少云天气多出现在冬季上午,而夏季午后满云情况较多;1~4月及11、12月(冬半年)云量日变化特征明显,上午逐步增加,至17:00(北京时间)左右到达高值,随后逐步下降,形成白天云量渐多夜间云量消散的"循环"过程。运用该地资料还分析了运用时间概率方法估算的点云量与实际云量的差异,小时平均结果显示无云及满云天气条件下二者云量一致性较高,而对中等云量天气二者相差较大。更长时间尺度(天平均)的统计对比表明,随着统计样本增加二者差距缩小。总体来看少云天气情况下点概率云量估算低于实际天空云量,当天空多云时点概率云量则大于实际天空云量。
引用
收藏
页码:393 / 39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Cloud influence on and response to seasonalArctic sea ice loss. Kay J E,Gettelman A.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 2009
[2]   青藏高原地区的总云量——地面观测、卫星反演和同化资料的对比分析 [J].
王可丽 ;
江灏 ;
陈世强 .
高原气象, 2001, (03) :252-257
[3]  
Cloud determination of all-sky imagesunder low-visibility conditions. Huo, J,D. Lu. Journal of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Technology . 2009
[4]   利用ISCCP资料分析青藏高原云气候特征 [J].
刘瑞霞 ;
刘玉洁 ;
杜秉玉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2, (02) :226-234
[5]  
Seasonal variation of cloud radiative forcing derived from the earth radiation budget experiment. Harrison E F,Minnis P,Barkstrom B R,et al.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 1990
[6]   宇宙线福布什下降期间羊八井云量的变化 [J].
王敏杰 ;
何丽萍 ;
贾焕玉 .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2006, (01) :75-78
[7]   青藏高原地面感热对北半球大气环流和中国气候异常的影响 [J].
李栋梁 ;
魏丽 ;
李维京 ;
吕兰芝 ;
钟海玲 ;
季国良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3, (01) :60-70
[8]   西藏地区1971——2008年台站观测总云量的变化特征 [J].
唐小萍 ;
张核真 ;
路红亚 ;
马鹏飞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9, 5 (06) :343-347
[9]  
Observations:Changes in snow,ice and frozen ground. Peter Lemke,Jiawen Ren. Working Group I Contribution tothe IPCC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Climate Change 2007: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 2007
[10]  
Cloud feedback processes in a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Wetherald RT,Manabe S. Journal of the Atmospheric Sciences .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