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南缘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33
作者
魏东涛 [1 ]
贾东 [1 ]
赵应成 [2 ]
杨海波 [3 ]
陈涛 [2 ]
吴梁宇 [2 ]
邵宏舜 [4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3]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4]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油源分析; 地球化学; 白垩系; 准噶尔盆地南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系统分析区内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将区内原油划分为三类六型,分别代表单一成因的煤系油(侏罗系,Ⅰ型)、湖相油(二叠系,Ⅱ型;白垩系,Ⅲ型;古近系,Ⅳ型)以及混源油(侏罗系和古近系,Ⅴ型;侏罗系和二叠系,Ⅵ型)。平面上不同构造单元的原油类型呈现出一定的差异,自东向西,阜康断裂带主要发现了Ⅰ类、Ⅱ类和Ⅵ类油,齐古断褶带原油类型与阜康断裂带基本一致,还发现了Ⅳ类油,霍-玛-吐背斜带原油以Ⅲ类为主,四棵树凹陷原油主要是Ⅴ类混源油和Ⅰ类煤系油,并提出了Ⅲ类白垩系生源油为本区油源的认识。
引用
收藏
页码:433 / 44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准噶尔盆地南缘褶皱-逆冲断层带分析 [J].
汪新伟 ;
汪新文 ;
刘剑平 ;
马永生 .
地学前缘, 2005, (04) :411-421
[2]   中国大中型气田成藏的主控因素及勘探领域 [J].
王庭斌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5) :572-583+589
[3]   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烃源岩特征与油气资源潜力分析 [J].
柳少波 ;
宋岩 ;
洪峰 ;
傅国友 .
地学前缘, 2005, (03) :59-65
[4]   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的地质特征及油气聚集 [J].
贾承造 ;
宋岩 ;
魏国齐 ;
赵孟军 ;
柳少波 ;
李本亮 .
地学前缘, 2005, (03) :3-13
[5]   准噶尔盆地中部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J].
尹伟 ;
郑和荣 ;
孟闲龙 ;
由伟丰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4) :461-466+472
[6]   准噶尔盆地南缘烃源岩生源特征及原油分类 [J].
郭春清 ;
沈忠民 ;
张林晔 ;
徐兴友 ;
孔祥星 ;
朱日房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3) :257-262
[7]   准噶尔盆地构造单元划分新方案 [J].
杨海波 ;
陈磊 ;
孔玉华 .
新疆石油地质, 2004, (06) :686-688
[8]   准噶尔盆地准南坳陷侏罗系含气潜力 [J].
王金琪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5) :496-500+512
[9]   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盆地白垩系生油的新认识 [J].
阿布力米提 ;
唐勇 ;
李臣 ;
李世宏 ;
苗刚 .
新疆石油地质, 2004, (04) :446-448
[10]   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特征及有利勘探方向 [J].
孙自明 ;
何治亮 ;
牟泽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2) :216-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