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同步辐射微CT研究不同利用年限水稻土团聚体微结构特征

被引:26
作者
周虎 [1 ]
彭新华 [1 ]
张中彬 [1 ]
王亮亮 [1 ]
肖体乔 [2 ]
彭冠云 [2 ]
机构
[1]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 上海光源(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土壤; 团聚体; 微结构; 微CT; 水稻土; 孔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4 [土壤结构];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同步辐射微CT(SRμ-CT)可以无损获取高分辨率、强对比度的内部结构图像,是研究土壤团聚体三维微结构的有效手段。本研究采集了种植水稻20a和40a后表层土壤团聚体样品,应用SRμ-CT扫描获取了9μm分辨率的团聚体内部结构图像,然后应用CT图像处理方法和3DMA-Rock软件观察并定量分析了团聚体微结构特征。随着种植水稻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显著增加,团聚体孔隙数量和孔隙度显著增加,比表面积显著增大。种植水稻20a的土壤团聚体呈现致密的黏闭结构,而种植水稻40a的土壤团聚体具有由团粒状小团聚体构成的复杂多孔微结构。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团聚体微结构和土壤质量明显改善。
引用
收藏
页码:343 / 34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不同耕种年限红壤性水稻土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 [J].
马良 ;
徐仁扣 .
土壤, 2010, 42 (04) :560-563
[2]   不同利用年限红壤水稻土有机碳和养分含量的粒级分布变化 [J].
李忠佩 ;
杨德涌 .
土壤学报, 2009, 46 (01) :70-77
[3]   耕作年限对水稻土有机碳分布和腐殖质结构特征的影响 [J].
慈恩 ;
杨林章 ;
程月琴 ;
施林林 ;
殷士学 .
土壤学报, 2008, (05) :950-956
[4]   浙江慈溪不同利用年限水稻土肥力特征的比较 [J].
胡君利 ;
林先贵 ;
尹睿 ;
褚海燕 ;
王俊华 ;
张华勇 ;
曹志洪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 (04) :673-677
[5]   保护性耕作对华北平原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J].
周虎 ;
吕贻忠 ;
杨志臣 ;
李保国 .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09) :1973-1979
[6]   利用CT扫描技术对太湖地区主要水稻土中大孔隙的研究 [J].
吴华山 ;
陈效民 ;
陈粲 .
水土保持学报, 2007, (02) :175-178
[7]   不同利用年限的红壤水稻土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研究 [J].
李德成 ;
李忠佩 ;
张桃林 .
土壤通报, 2004, (03) :336-338
[8]   CT扫描确定土壤大孔隙分布 [J].
冯杰 ;
郝振纯 .
水科学进展, 2002, (05) :611-617
[9]   不同利用年限的红壤水稻土孔隙结构差异的图像分析 [J].
李德成 ;
李忠佩 ;
VeldeB ;
张桃林 ;
DelerueJF .
土壤, 2002, (03) :134-137
[10]   关于集约农作制下的土壤结构问題——Ⅲ.不同培育条件下土壤结构的微形态特征 [J].
姚贤良 ;
于德芬 .
土壤学报, 1988, (01) :55-5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