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东南盆地煤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25
作者
张功成 [1 ]
李增学 [2 ]
何玉平 [1 ]
张厚和 [1 ]
金莉 [1 ]
沈怀磊 [1 ]
傅宁 [1 ]
机构
[1] 中海油研究总院
[2] 山东省沉积成矿作用与沉积矿产重点实验室山东科技大学
关键词
炭质泥岩; 灰分; 高硫煤; 镜质体; 焦渣; 煤成气; 琼东南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琼东南盆地煤层主要分布于下渐新统崖城组,煤样的灰分含量在13.59%58.33%之间,炭质泥岩灰分含量在56.08%81.33%之间,煤中灰分来源于煤中的矿物质。煤样中的矿物质主要为粘土、硫化物(黄铁矿)和石英等。煤样全硫含量在1.07%6.39%之间,大多数煤为高硫煤。煤样均为烟煤,煤样挥发份含量在17.97%33.53%之间。煤的有机组分总量在61.7%96.1%之间,炭质泥岩样品有机组分总量在38.5%59.8%之间。样品的显微有机组分以镜质组为主,其含量在58.4%98%之间;惰质组次之,含量在1.4%3.5%之间;煤样几乎不含壳质组。煤样中微镜煤含量在46.7%93.2%之间,炭质泥岩样品中微镜煤含量在18.2%31.6%之间。由于煤中矿物组分、挥发份及硫分含量相对较高,该地区煤的碳含量较低,最低为25.09%,最高为65.60%,其碳含量明显低于烟煤碳含量。焦渣以粘着、弱粘性和不熔融粘结为主。煤样最大镜质组反射率在1.04%1.23%之间,平均值为1.14%,反映了煤岩的变质程度较高,在肥煤—焦煤之间,为中等变质程度的烟煤,正处于煤化作用的第二次跃变阶段,有利于气体的大量排出,在合适的保存条件下,有利于形成煤成气田。
引用
收藏
页码:693 / 69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琼东南盆地崖南凹陷烃源岩生烃动力学和油气成藏研究.[D].胡忠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 03
[2]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天然气地质.[M].朱伟林等; 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3]  
煤地质学.[M].李增学;魏久传;刘莹编著;.地质出版社.2005,
[4]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分析与油气聚集.[M].龚再升等著;.科学出版社.1997,
[5]  
成煤环境的比较沉积学研究.[M].刘焕杰等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7,
[6]   琼东南盆地古近纪层序结构、充填样式及生烃潜力 [J].
李绪宣 ;
刘宝明 ;
赵俊青 .
中国海上油气, 2007, (04) :217-223+239
[7]   深水区——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油气勘探新领域 [J].
张功成 ;
米立军 ;
吴时国 ;
陶维祥 ;
何仕斌 ;
吕建军 .
石油学报, 2007, (02) :15-21
[8]   琼东南盆地断裂构造与成因机制 [J].
谢文彦 ;
张一伟 ;
孙珍 ;
姜建群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7, (01) :71-78
[9]   琼东南盆地宝岛地区层序地层和砂体展布特征分析 [J].
武丽 ;
施炜 .
地质力学学报, 2005, (01) :43-52
[10]   琼东南盆地断裂系统及其油气输导特征 [J].
李绪宣 ;
朱光辉 .
中国海上油气, 2005, (01)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