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的功能性逻辑——基于地缘经济学视角的阐释

被引:26
作者
吴泽林
机构
[1]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互联互通; 地缘经济学; 功能主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61.5 [区域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当前,共建"一带一路"进入全面实施新阶段,这对理论构建提出了更高要求。地缘经济学对于理解"一带一路"是一个有用的视角,但需要在批判和借鉴的基础上对其做出新的阐释,即强调关联利益,遵循合作逻辑,将地缘作为国家之间的能动的变量。基于此,"一带一路"倡议本质上是中国与沿线国家基于特定地缘空间环境开展的功能性合作,遵循功能性逻辑。一方面,欧亚大陆的地缘空间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使基础设施和产能合作成为功能性合作的主要内容,并且以前者为优先领域;另一方面,功能性合作反过来也正在缓慢重塑欧亚大陆的地缘空间版图,推动欧亚大陆形成强连通的地理版图和平衡发展的贸易版图。近年来,一些国家也提出了与"一带一路"类似的区域互联互通倡议。对此,中国既应及时跟踪、研究和应对这些倡议对"一带一路"建设可能带来的竞争性影响,又应在符合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加强政策沟通,尝试与其对接,探寻合作的可能性。在互联互通时代,各国应当加强协调,同舟共济,共同为世界的互联互通和繁荣发展而努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28 / 153+160 +160
页数:27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哈制造业产能合作的经济效应与反思 [J].
黄晓燕 ;
秦放鸣 .
对外经贸实务, 2018, (04) :8-11
[2]   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铁路交通基础设施的研究 [J].
张艳艳 ;
于津平 ;
李德兴 .
世界经济研究, 2018, (03) :56-68+135
[3]   解析中国的全球互联互通能力 [J].
吴泽林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7, (11) :35-64+156
[4]   互联互通世界的治理和秩序 [J].
苏长和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7, (02) :25-35+156
[5]   从关系到共生——中国大国外交理论的文化和制度阐释 [J].
苏长和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6, (01) :5-25+156
[6]   为什么是中国?——“一带一路”的经济逻辑 [J].
卢锋 ;
李昕 ;
李双双 ;
姜志霄 ;
张杰平 ;
杨业伟 .
国际经济评论, 2015, (03) :9-34+4
[7]   论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的研究范式 [J].
周骁男 ;
陈才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2) :76-80
[8]  
一带一路,朋友多、路好走[N]. 陆娅楠.人民日报. 2018 (003)
[9]  
中欧班列,唱响丝路新机遇[N]. 陆娅楠.人民日报. 2018 (001)
[10]  
中尼跨境互联网光缆正式开通[N]. 苑基荣.人民日报. 2018 (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