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研究与创造性人才培养综述

被引:12
作者
张永宁
杜金亮
机构
[1] 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山东东营,山东东营
关键词
创造力; 创造性人才; 人格; 人才培养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0 [高等教育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着对创造力研究的深入 ,创造力的普遍性和可开发性得到公认。学者们目前研究的重点是创造力的本质和内部机制 ,人格因素得到重视。通过对创造性人格特征及其组成深入研究 ,学者们将创造性人格作为判断创造性人才的重要标准。面对知识经济时代 ,高等教育要改变传统观念 ,通过素质教育、创造教育和创业教育等途径 ,实施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健全人格及其塑造[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高玉祥著, 1997
[2]  
创造力理论与科技创造力[M]. 东北大学出版社 , 罗玲玲著, 1998
[3]  
创造学教程[M].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鲁克成,罗庆生编著, 1998
[4]  
启思[M]. 石油大学出版社 , 刘华东主编, 2000
[5]   我们如何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 [J].
王大中 .
中国高等教育, 1998, (Z1) :29-32
[6]   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 [J].
杨杏芳 .
高等教育研究, 1998, (06) :72-75
[7]   当前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四大误区 [J].
李正 .
江苏高教, 1999, (01) :54-56
[8]   知识经济与重点理工大学人才培养目标 [J].
许晓东 .
高等教育研究, 1999, (03) :62-66
[9]   试论高校创造教育 [J].
杨宁 .
江苏高教, 1999, (03) :62-65
[10]  
创造力心理学[M]. 浙江人民出版社 , 俞国良[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