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地区寒武纪—三叠纪古海水Sm/Nd变化特征:来自牙形石的证据

被引:3
作者
周炼 [1 ]
陈孝红 [2 ]
李志宏 [2 ]
刘勇胜 [1 ]
张利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层古生物研究中心
关键词
Sm/Nd比值; 牙形石; 古环境; 扬子克拉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22 [历史海洋学、海洋地层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牙形石作为划分地层的标准化石,具有确切的地层层位和较高的REE含量,并不容易受成岩作用的影响,因此作为研究古海水演化的指示剂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利用同位素稀释法对扬子克拉通三峡地区寒武纪—三叠纪海相碳酸盐岩中代表古海水化学组成牙形石的Sm/Nd比值进行测定,Sm/Nd比值在0.108-0.348之间,有较大的变化范围.建立Sm/ Nd比值随时间的演化曲线,并结合已有沉积地层学和沉积地球化学的成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古海水Sm/Nd比值变化与海平面升降、古陆块的隆起有明显对应关系,同时,区域性构造运动,如海底地壳拉张产生的幔源组分和地幔柱活动也会影响古海水的Sm/Nd比值.因此,古海水的Sm/Nd比值对海平面的升降、古大陆的风化作用和区域构造事件有指示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4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上扬子石炭—二叠纪海相碳酸盐的锶同位素演化与全球海平面变化 [J].
黄思静 ;
石和 ;
张萌 ;
沈立成 ;
刘洁 ;
武文慧 .
沉积学报, 2001, (04) :481-487
[2]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地幔柱活动的证据及其熔融条件 [J].
徐义刚 ;
钟孙霖 .
地球化学, 2001, (01) :1-9
[3]   湖北建始北部二叠纪地层硒的来源与富集 [J].
牛志军 ;
徐安武 ;
段其发 ;
傅泰安 .
地质通报, 2000, (04) :396-401
[4]   湖北建始—巴东地区茅口组顶部古岩溶不整合面的发现 [J].
牛志军 ;
段其发 ;
傅泰安 ;
徐安武 ;
曾波夫 ;
朱应华 .
中国区域地质, 2000, (03) :276-280+338
[5]   中国南方二叠纪海平面变化及升降事件 [J].
王成善 ;
李祥辉 ;
陈洪德 ;
覃建雄 .
沉积学报, 1999, (04) :39-44
[6]   重庆市巫山地区早、中三叠世层序地层研究 [J].
黄照先 ;
李志宏 ;
陈立德 ;
张开明 ;
段万军 .
华南地质与矿产, 1999, (04) :50-56
[7]   长江三峡地区早古生代多重地层划分与海平面升降事件 [J].
陈孝红 ;
汪啸风 .
华南地质与矿产, 1999, (03) :1-11
[8]   华南是特提斯多岛洋体系的一部分 [J].
殷鸿福 ;
吴顺宝 ;
杜远生 ;
彭元桥 .
地球科学, 1999, (01) :3-14
[9]   上扬子地台区晚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的碳、锶同位素研究 [J].
黄思静 .
地质学报, 1997, (01) :45-53
[10]   秦岭造山带沉积物源地球化学研究及其构造意义 [J].
欧阳建平 ;
张本仁 .
地球科学, 1996, (05) :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