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云南省巧家县石漠化区不同治理措施草地植被特征研究
被引:8
作者:
唐兴成
龙华映
张进义
李任先
机构:
[1] 云南省巧家县农业局
来源:
关键词:
石漠化;
治理措施;
植被特征;
物种多样性;
草地生产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以天然草地为对照,对云南巧家县尖山社不同治理措施(人工草地、改良草地、封育草地)下石漠化草地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特征、植物种生物多样性和草地植被的年鲜草总产量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封育草地物种数最多,改良草地次之,人工草地最少。4种草地共有植物种少,不同草地的优势种、亚优势种、伴生种或偶见种不同;人工草地优势种为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改良草地为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封育草地为西南委陵菜Potentilla fulgens。4种草地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丰富度指数均为封育草地>天然草地>改良草地>人工草地,均匀度为封育草地>改良草地>天然草地>人工草地;产草量和优良牧草比为人工草地>改良草地>封育草地>天然草地;各类草地的产量和品质与其植物多样性指数间存在相反变化趋势;人工草地为最有效石漠化退化草地治理措施,其次是改良草地,封育草地治理效果较差。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6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