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术治疗支气管肺癌的中期随访

被引:4
作者
周贤
陈海泉
周建华
孙艺华
罗晓阳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心胸外科
关键词
肺癌; 手术治疗; 微创手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4.2 [肺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背景与目的:肺癌的外科治疗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微创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术对肺叶切除手术是安全、切实可行的,现已成为国外治疗肺癌的主要手段。但目前国内尚未见关于其与预后的相关报道。本研究主要探讨微创肌肉非损伤性手术(Muscle-Sparing)治疗支气管肺癌的手术安全性、彻底性及临床有效性。方法:2001年至今随访超过1年的150例行Muscle-Sparing手术的支气管肺癌病例,其中男性113例,女性37例,平均年龄64.61岁。病理类型:鳞癌63例,腺癌66例,小细胞癌9例,腺鳞癌6例,大细胞癌3例,粘液表皮样癌1例,肉瘤样癌1例,神经内分泌癌1例。病理分期:ⅠA期18例,ⅠB期54例,ⅡA期4例,ⅡB期17例,ⅢA期46例,ⅢB期7例,Ⅳ期4例。手术方式:右侧肺叶切除者76例,右全肺切除者10例,左侧肺叶切除者52例,左全肺切除者12例。术中行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清扫,平均清扫淋巴结6.6组(包括第2组至第11组)。这150例患者随访了12~58个月,平均随访18.6个月。结果:术后支气管切缘阳性者12例,手术后需输血者5例,有4例患者出现乳糜胸,3例发生皮下积液。围术期死亡率为1.3%。术后1年总的生存率为78%,术后3年总的生存率为62%。结论:微创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术与传统的胸部后外侧切口开胸手术比较,具有一定优势。微创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术操作简单,手术视野充分,几乎可以完成所有的肺癌切除手术,可以作为肺癌手术的常规术式。而且微创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术的中期随访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引用
收藏
页码:635 / 63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2]   北京协和医院外科治疗肺癌生存率变化分析 [J].
张志庸 ;
郭峰 ;
崔玉尚 ;
李单青 ;
李力 ;
徐晓辉 ;
戈烽 ;
郭惠琴 ;
李泽坚 .
中国肺癌杂志, 2005, (02) :124-128
[3]   微创肌肉非损伤性开胸术治疗肺癌 [J].
陈海泉 ;
曹勇 ;
高宗礼 ;
孙艺华 ;
周贤 .
中国癌症杂志, 2001, (06) :57-58
[4]   基于97分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分期和生存研究 [J].
吴一龙 ;
黄植蕃 ;
戎铁华 ;
杨名添 .
中华肿瘤杂志, 1999, (05) :43-45
[5]   肺癌外科治疗 [J].
张大为 ;
张汝刚 ;
程贵余 ;
孙克林 ;
方德康 ;
刘向阳 ;
毛友生 ;
汪良俊 ;
张德超 ;
杨林 .
心肺血管病杂志, 1997, (01)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