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研究现状

被引:15
作者
王浩
机构
[1]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心理学教研室
关键词
注意力缺陷障碍伴多动; 行为障碍; 综述文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94 [儿童精神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是儿童期最为常见的最复杂的心理与行为障碍之一,对儿童本身、家庭、学校、乃至社会都会产生不良影响。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及http://www.newswise.com1985-01/2003-12期间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http://www.safe001.net,http://news.xinhuanet.com,万方数据库和《中国临床康复》杂志1990-01/2003-12期间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试验包括上述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文献,然后筛除非随机临床试验的研究,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以是否为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作为纳入标准。资料提炼:对检索到的ADHD研究文章中相关信息进行整理。资料综合:研究发现:遗传、脑损伤或脑发育不成熟导致的脑功能轻微失调、环境与教育因素以及工业污染及饮食不合理等都可能是造成该病的原因。结论:治疗ADHA要及早、综合治疗,治疗时要将统合训练、药物治疗、教育引导、心理治疗、行为治疗等相结合,而且患儿、家长、教师、医生要配合。
引用
收藏
页码:8308 / 8309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儿童多动症40例铅含量测定及诊治体会 [J].
韩杰 ;
刘平 .
山西医药杂志, 2004, (05) :440-441
[2]   家庭环境与ADHD儿童行为的相关性 [J].
魏宝玉 ;
苏林雁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4, (02) :145-146
[3]   脑电反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有效性分析 [J].
陈一心 ;
林节 ;
焦公凯 ;
王晨阳 ;
柯晓燕 ;
陈怡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3, (05) :33-35
[4]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疗效分析 [J].
张芳蓉 ;
程红 ;
陈佩丽 .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3, (05) :314-315
[5]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个性和家庭环境特点 [J].
黄柏青 ;
洪峻峰 ;
许晴虹 .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24) :3326-3327
[6]   麦普替林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疗效研究 [J].
方永年 ;
谢蓓芬 ;
林永清 .
上海精神医学, 2003, (02) :96-97
[7]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与铅、镁的关系 [J].
王改青 ;
都萍 ;
王慧聪 .
中国公共卫生, 2003, (04) :42-43
[8]   神经生物反馈治疗ADHD的历史和展望 [J].
李革新 ;
武斌 ;
王玉红 .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2, (01) :68-70
[9]   注意缺损多动障碍(ADHD)的易感基因研究进展 [J].
阮列敏 ;
卢长江 ;
乐燕萍 ;
张咸宁 .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1, (04) :96-100
[10]   多动症和学习困难儿童父母教育方式探讨 [J].
季军 ;
王玉凤 ;
顾伯美 ;
刘靖 .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 (01) :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