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关于“字本位”的基本观点

被引:34
作者
陆俭明 [1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中文系
[2]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字本位; 语法单位; 研究方法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146 [近代、现代语法];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摘要
目前有两种性质不同的"字本位"理论,文章主要评说徐通锵先生1991年提出的"字本位"理论。文章首先以实例对徐先生的"汉语社团具有心理现实性的结构单位是字,而不是词"的说法进行了证伪。接着指出,现在还没见到"字本位"理论在解决汉语语法难题方面的优越性;同时指出,我们是要摆脱印欧语的束缚,但是要摆脱的不是语素、词那样的结构单位,而是句法研究思路。文章最后评说了法国汉学家白乐桑先生于1989年提出的"字本位"理论,并加以肯定。
引用
收藏
页码:225 / 2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不能回到汉语“字”的蒙昧认识中——评潘文国“字本位”观点中的错误认识 [J].
曾宝芬 ;
彭泽润 .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0 (02) :38-41
[2]   留学生汉字习得的相关因素研究 [J].
王骏 .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9, (01) :9-16
[3]   语言的层面与“字本位”的不同层面 [J].
王洪君 .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8, (03) :1-11
[4]   对法国汉语教材的再认识 [J].
王若江 .
汉语学习, 2004, (06) :51-57
[5]   字、词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单位及教学策略 [J].
任瑚琏 .
世界汉语教学, 2002, (04) :78-85+4
[6]   由法国“字本位”汉语教材引发的思考 [J].
王若江 .
世界汉语教学, 2000, (03) :89-98
[7]   汉语教材中的文、语领土之争:是合并,还是自主,抑或分离? [J].
白乐桑 .
世界汉语教学, 1996, (04) :100-102
[8]   “字”和汉语研究的方法论——兼评汉语研究中的“印欧语的眼光” [J].
徐通锵 .
世界汉语教学, 1994, (03) :1-14
[9]   词本位教学法和字本位教学法的比较 [J].
张朋朋 .
世界汉语教学, 1992, (03) :222-223
[10]   语义句法刍议——语言的结构基础和语法研究的方法论初探 [J].
徐通锵 .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1, (03) :3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