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侦查行为的可诉性

被引:6
作者
王天林
机构
[1] 三亚学院法学院
关键词
侦查行为; 可诉性; 正当性根据; 司法审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8 [刑事侦查学(犯罪对策学、犯罪侦查学)]; D925.3 [行政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6 ; 030604 ; 030609 ; 0838 ;
摘要
现代社会的权利救济以司法救济为核心,而司法救济则以行为的可诉性为前提。侦查行为的可诉性,是指侦查行为的可司法审查性。其涉及对侦查行为的全面控制,包含对其实施进行预防或纠正的事前、事中和事后三方面控制。有权利即有救济的法理内涵,解决侦查纠纷的现实需求,刑事程序法定与正当程序原则,以及人权保障的司法审查原则为侦查行为的可诉性提供了正当性根据。为了建立起一种由司法权对行政权进行制约的程序控制机制,使国家的追诉权力在事先、事中或事后能够受到一个独立和中立司法机关的审查控制,需要赋予侦查行为以可诉性,并确立司法审查制度。而诉权(司法救济权)的宪法化或宪法诉权的确立,必然要求宪法诉讼制度与之对接。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6 条
[31]   宪法权利的逻辑构造——分析法学的诠释 [J].
余军 .
法学, 2005, (03) :48-54
[32]   转型与重塑:我国侦查体制改革的宏观分析 [J].
万毅 .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5, (01) :58-65
[33]   法律原则适用的困境——方法论视角的四个追问 [J].
舒国滢 .
苏州大学学报, 2005, (01) :26-31
[34]   宏观调控行为可诉性分析 [J].
颜运秋 ;
李大伟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5, (01) :47-52+142
[35]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价值论纲 [J].
黄维智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4, (06) :68-80
[36]   从若干起冤案看人身自由的宪法保护 [J].
童之伟 .
现代法学, 2004, (05) :165-173
[37]   公民司法救济权的入宪问题之研究 [J].
苗连营 .
中国法学, 2004, (05) :27-38
[38]   困境与进路:司法审查原则与中国审前程序改革 [J].
谢佑平 ;
万毅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2) :24-30
[39]   论现代制度的秩序功能 [J].
邹吉忠 .
学术界, 2002, (06) :62-82
[40]   论诉权理论在刑事诉讼中的导入 [J].
汪建成 ;
祁建建 .
中国法学, 2002, (06) :12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