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探询:论中国国际传播创新的方法论基点

被引:15
作者
张毓强 [1 ]
潘璟玲 [2 ]
机构
[1] 中国传媒大学
[2]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
关键词
国际传播; 话语体系; 叙事体系; 主体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中国国际传播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构建当代中国的话语体系、叙事体系,其实质和基点是自我认知和主体性建构问题,必须从自身开始,立足中国发展的实践经验,归纳总结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形成在国际传播中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念和理论表达。无论是国家形象的问题、话语权的问题都应该从这一基点出发进行思考和认知。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1]  
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 中央文献出版社 , 习近平, 2020
[12]  
叙事心理学[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西奥多·R.萨宾, 2019
[13]  
自我解释学的起源[M].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米歇尔·福柯, 2018
[14]  
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美) 孔飞力, 2013
[15]  
现代性的后果[M]. 译林出版社 , (英) 吉登斯 (Giddens, 2011
[16]  
西方大师看中国[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邓正来, 2011
[17]  
叙事的转向[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彭刚, 2009
[18]  
国际传播[M]. 新华出版社 , (英)达雅·屠苏(DayaKishanThussu)著, 2004
[19]  
词与物[M]. 上海三联书店 , (法)米歇尔·福柯(MichelFoucault)著, 2002
[20]  
东方学[M]. 三联书店 , (美)爱德华·W.萨义德(EdwardW.Said)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