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探询:论中国国际传播创新的方法论基点

被引:15
作者
张毓强 [1 ]
潘璟玲 [2 ]
机构
[1] 中国传媒大学
[2]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
关键词
国际传播; 话语体系; 叙事体系; 主体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中国国际传播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构建当代中国的话语体系、叙事体系,其实质和基点是自我认知和主体性建构问题,必须从自身开始,立足中国发展的实践经验,归纳总结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形成在国际传播中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念和理论表达。无论是国家形象的问题、话语权的问题都应该从这一基点出发进行思考和认知。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21]  
全球的美国?—全球化的文化后果[德]乌尔里希.贝克. 河南大学 . 2012
[22]   福柯的“话语与权力”及其传播学意义 [J].
朱振明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8, 40 (09) :32-37+55
[23]   人民共和国的文明内涵 [J].
张志强 ;
李放春 ;
潘维 ;
欧树军 ;
潘妮妮 ;
老田 ;
谢茂松 ;
章永乐 ;
陈颀 ;
丁耘 ;
徐俊忠 ;
宋少鹏 ;
贺照田 ;
董丽敏 ;
张华 ;
谭同学 ;
肖文明 ;
何浩 ;
郭春林 .
开放时代, 2018, (01) :33-89
[24]   把握国际话语权 有效传播中国声音——习近平外宣工作思路理念探析 [J].
文建 .
中国记者, 2016, (04) :35-37
[25]   帝国、天下与大同:中国对外传播的历史检视与未来想象 [J].
张磊 ;
胡正荣 .
南京社会科学, 2015, (06) :117-122
[26]   国家叙事中的世界图景——基于对2014年《新闻联播》“国际联播快讯”的内容分析 [J].
常江 ;
杨奇光 .
新闻记者, 2015, (03) :48-54
[27]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话语体系”建设与“中国话语权” [J].
韩庆祥 .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4, 18 (05) :47-50
[28]   关于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思考 [J].
刘笑盈 .
对外传播, 2013, (06) :33-35
[29]   约瑟夫·奈的“软权力”思想分析 [J].
张小明 .
美国研究, 2005, (01) :20-36+3
[30]  
危机与选择[M]. 上海文艺出版社 , 黄万盛 主著,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