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稻田土壤细菌群落的16S rDNA-PCR-DGGE分析

被引:17
作者
李友发 [1 ,2 ]
宋兵 [1 ,2 ]
宋亚娜 [1 ]
郑斯平 [1 ]
翟焕趁 [1 ,2 ]
郑伟文 [1 ]
机构
[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2]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院
关键词
稻田土壤; 细菌群落; 16S rDNA-PCR-DGGE;
D O I
10.13344/j.microbiol.china.2008.11.022
中图分类号
S154.3 [土壤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用不依赖细菌培养的16S rDNA-PCR-DGGE方法对福建省6个不同地区12个取样点的稻田土壤进行细菌群落结构分析。对12份样品直接提取其总DNA,用F341GC/R534引物扩增16S rDNA基因的V3可变区,结合DGGE(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技术分析样品细菌群落组成。结果表明,福建省不同地区的稻田土壤之间细菌群落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大体上可分为闽东、闽南、闽北、闽西4个大类。同一地区的根际土和表土样品之间也存在差异,但差异相对较低,其中龙岩根际土和表土细菌群落结构相似性最大,永泰差异性最大。回收了DGGE图谱中11个条带,测序结果经过Blast比对表明其中10个条带代表的细菌是不可培养的,显示了DGGE技术的优越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715 / 172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PCR-DGGE法研究福建省稻田土壤微生物地区多态性 [J].
罗青 ;
宋亚娜 ;
郑伟文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03) :669-674
[2]   超高产水稻根际微生物类群数量初探 [J].
段红平 ;
张乃明 ;
李进学 ;
杨高群 ;
师常俊 .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02) :285-289
[3]   几种水稻田土壤微生物总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J].
顾华杰 ;
李玉祥 ;
赵明文 ;
潘根兴 .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 (04) :300-305
[4]   从土壤样品中提取和纯化微生物DNA方法研究进展 [J].
张秀敏 ;
徐金娥 ;
王海祥 .
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 (02) :34-39
[5]   PCR-DGGE技术在农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J].
罗海峰 ;
齐鸿雁 ;
薛凯 ;
张洪勋 .
生态学报, 2003, (08) :1570-1575
[6]  
Biodiversity and seasonal variation of the cyanobacterial assemblage in a rice paddy field in Fujian, China[J] . 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 . 2005 (1)
[7]   Evaluation of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in the detection of 16S rDNA sequence variation in rhizobia and methanotrophs [J].
Vallaeys, T ;
Topp, E ;
Muyzer, G ;
Macheret, V ;
Laguerre, G ;
Rigaud, A ;
Soulas, G .
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 1997, 24 (03) :279-285
[8]  
Potential risks of gene amplification by PCR as determined by 16S rDNA analysis of a mixed-culture of strict barophilic bacteria[J] . W. Liesack,H. Weyland,E. Stackebrandt.Microbial Ecology . 199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