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单元四维动态演化仿真模型研究

被引:24
作者
张继春
彭仕宓
穆立华
孙以剑
李建敏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提高采收率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大学提高采收率研究中心,冀东油田勘探开发处,华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华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北京,河北唐山,河北任丘,河北任丘
关键词
油气储集层; 流动单元; 水驱开发; 物性参数; 动态演化; 四维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43 [砂岩油田开发];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流动单元是油气储集最小宏观地质单元,应用室内岩心样品不同注入体积倍数驱替实验、不同开发阶段完钻井的测井参数评价及大量生产动态资料,研究分析了不同成因流动单元在水驱开发过程中储层宏观物性参数的演化规律,进而建立各类参数的数学演化模式,找出其相应物性参数的变化因子。并借助工作站三维地质建模软件Earthvision,在原始三维地质属性参数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加载物性参数变化因子,并经数据处理和结果提取,形成各类流动单元随开发过程的四维动态系列演化仿真模型,揭示和预测了不同开发阶段流动单元内部油水运动特点及剩余油分布状况。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储集层孔喉网络场演化规律和剩余油分布 [J].
徐守余 ;
李红南 .
石油学报, 2003, (04) :48-53
[2]   储层流动单元模式及剩余油分布规律 [J].
李阳 .
石油学报, 2003, (03) :52-55
[3]   布尔方法储层模拟的改进及应用 [J].
李少华 ;
张昌民 ;
张柏桥 ;
胡涛 ;
舒志国 .
石油学报, 2003, (03) :78-81
[4]   流动单元的井间预测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J].
陈烨菲 ;
彭仕宓 ;
宋桂茹 .
石油学报, 2003, (03) :74-77
[5]   河流相储层沉积模式及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 [J].
刘建民 ;
徐守余 .
石油学报, 2003, (01) :58-62
[6]   流动单元研究进展 [J].
刘吉余 .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03) :303-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