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南缘大黄山矿区二叠系芦草沟组油页岩沉积特征

被引:26
作者
李婧婧 [1 ]
汤达祯 [1 ]
许浩 [1 ]
陶树 [1 ]
王东营 [1 ]
樊晓峰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2] 新疆民用建筑设计院
关键词
油页岩; 芦草沟组; 油页岩特征; 沉积环境; 沉积模式;
D O I
10.13800/j.cnki.xakjdxxb.2009.01.007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大黄山油页岩矿区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博格达山北麓,油页岩主要发育于二叠系芦草沟组。芦草沟组地层可分为4个岩性段,各段油页岩品质存在一定差异。大黄山油页岩以中焦油产率的油页岩为主,岩石类型主要为泥质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I型。该区油页岩主要发育于近海大型湖盆的半深-深湖相和滨、浅湖相,形成近乎完整的三级层序,在水进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发育的油页岩品质较好。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油页岩资源的研究、开发与利用进展 [J].
李丹梅 ;
汤达祯 ;
杨玉凤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6) :657-661+670
[2]   新疆博格达山北麓油页岩成因类型及有利区预测 [J].
李成博 ;
郭巍 ;
宋玉勤 ;
杜江峰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6, (06) :949-953
[3]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油层组油页岩沉积环境与资源潜力研究 [J].
卢进才 ;
李玉宏 ;
魏仙样 ;
魏建设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6, (06) :928-932
[4]   中国油页岩特征及开发利用前景分析 [J].
刘招君 ;
柳蓉 .
地学前缘, 2005, (03) :315-323
[5]  
油页岩能源利用的现状与发展[J]. 姜秀民,阎澈.新能源. 2000 (09)
[6]  
Oil shale resources and geology ofthe Green River Formation in the Green River Basin,Wyoming. Culbertson W C. U.S.Department of Energy LaramieEnergy Technology Center LETC/RI-80/6 .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