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协同视角的大运河文化旅游品牌体系构建研究——兼论“千年运河”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思路

被引:30
作者
侯兵 [1 ,2 ]
张慧 [1 ]
机构
[1] 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
[2] 扬州旅游营销中心有限公司
关键词
区域协同; “千年运河”; 大运河文化旅游; 品牌体系;
D O I
10.19411/j.cnki.1007-7030.2019.05.009
中图分类号
G127 [地方文化与文化事业];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60107 ; 060207 ; 020202 ;
摘要
中国大运河作为线性文化遗产的代表,保护传承利用问题已经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旅游利用是其中的重要方式。立足于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现实背景,从区域协同视角分析大运河文化旅游品牌体系,同时理清"千年运河"品牌建设思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物质要素、社会要素和精神要素三个方面,五层剖面分析"千年运河"品牌构成要素与结构关系,进而基于区域协同视角提出品牌构建模式与问题管控。在此基础上,提出大运河文化旅游品牌体系的建设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9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公地悲剧”与“反公地悲剧”的比较研究 [J].
阳晓伟 ;
杨春学 .
浙江社会科学, 2019, (03) :4-13+38+155
[2]   遗产责任批判反思:基于列维纳斯责任观视角附视频 [J].
张朝枝 ;
王雄志 .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8, (09) :26-32
[3]   大运河的精神品格和时代价值 [J].
王健 .
群众, 2018, (03) :31-33
[4]   旅游地品牌化的路径选择与实现 [J].
张翔云 .
社会科学家, 2018, (01) :105-111
[5]   京津冀区域协同的路径与雄安新区改革 [J].
刘秉镰 ;
孙哲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04) :12-21
[6]   协同理论视域下的京族文化旅游品牌形塑研究——京族文化与地方社会发展新探(一) [J].
何良俊 ;
阮文和 .
钦州学院学报, 2017, 32 (04) :12-16
[7]   我国区域协同发展的协同学分析——兼论京津冀协同发展 [J].
王得新 .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6, 37 (03) :96-101
[8]   比较优势、协同创新与区域文化产业取向 [J].
耿达 .
重庆社会科学, 2016, (01) :20-26
[9]   文化旅游实施区域协同发展:现实诉求与路径选择 [J].
侯兵 ;
黄震方 .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5, (11) :78-87
[10]   旅游地品牌的象征性意义与情感性品牌依恋——基于符号互动论视角 [J].
胡兵 ;
熊元斌 ;
王红 .
经济管理, 2015, 37 (03) :1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