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方玉米品种个体产量潜力与氮利用效率研究

被引:38
作者
王空军
张吉旺
郭玉秋
胡昌浩
董树亭
蒋高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北京,山东农业大学,泰安,泰安,泰安,泰安,泰安,北京
关键词
玉米; 产量潜力; N利用效率; 相关分析; 分层聚类分析;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5.0060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大田试验,在低密度条件下,研究了我国北方1990年以来大面积种植的50个玉米主栽品种个体产量潜力和N利用效率.探测分析和正态分布检测结果表明,单株籽粒产量(GY)、千粒重(KW)、单株生物产量(AB)、籽粒收获指数(HIG)、N利用效率(NUE)和N收获指数(HIN)6个指标分别符合正态分布N(265.1,44.502)、N(322.3,36.912)、N(515.8,64.732)、N(0.514,0.062)、N(43.0,5.372)和N(0.643,0.062),其变化范围为GY198.35~345.22g/株、KW241.50~391.82g/1000粒、AB402.34~712.84g/株、HIG0.39~0.63、NUE31.18~57.35kggrain·kg-1N和HIN0.47~0.74.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NUE高度正相关(偏相关系数0.471,P=0.01),而籽粒千粒重与NUE呈显著性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0.427,P=0.002).对GY和NUE进行分层聚类,将北方玉米品种划分为高产高NUE型、低产低NUE型和中间型,目前高产高NUE型玉米品种相对较少,仅占24%.
引用
收藏
页码:879 / 88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北方土壤硝态氮的累积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J].
巨晓棠 ;
张福锁 .
生态环境, 2003, (01) :24-28
[2]   碳水化合物的分配在玉米杂交种耐低氮中的作用 [J].
陈范骏 ;
米国华 ;
曹敏建 ;
张福琐 .
玉米科学, 2002, (04) :81-84
[3]   玉米杂交种氮效率遗传相关与通径分析 [J].
陈范骏 ;
米国华 ;
崔振岭 ;
刘向生 ;
张福锁 .
玉米科学, 2002, (01) :10-14
[4]   耐旱和低氮胁迫玉米种质筛选技术 [J].
张凤路 ;
D.Beck .
玉米科学, 2001, (02) :14-17
[5]   我国1950s~1990s推广的玉米品种叶片光合特性演进规律研究 [J].
王空军 ;
董树亭 ;
胡昌浩 ;
刘开昌 ;
孙庆泉 .
植物生态学报, 2001, (02) :247-251
[6]   耐低氮胁迫玉米的筛选与评价 [J].
曹敏建 ;
衣莹 ;
佟占昌 ;
宫国安 .
玉米科学, 2000, (04) :64-69
[7]   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再利用作物产量增益的地理分异 [J].
沈善敏 ;
殷秀岩 ;
宇万太 ;
张璐 ;
陈欣 ;
刘鸿翔 ;
王德禄 ;
王凯荣 ;
周卫军 ;
谢小立 .
应用生态学报, 1998, (04) :44-50
[8]   玉米氮效率遗传改良及其应用 [J].
张福锁 ;
米国华 ;
刘建安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1997, (02) :12-17
[9]   苏南太湖水系农业面源污染及其控制对策研究 [J].
马立珊 ;
汪祖强 ;
张水铭 ;
马杏法 ;
张桂英 .
环境科学学报, 1997, (01) :40-48
[10]  
Geographicdifferentiationofyieldincreaseefficiencycausedbyrecyclednutrientsinagroecosystems. 沈善敏,殷秀岩,宇万太],etal. 应用生态学报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