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凹陷烃源岩排油机理

被引:9
作者
张卫海
陈中红
查明
曲江秀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关键词
东营凹陷; 烃源岩; 排油机理; 幕式排烃; 油气运移; 排油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东营凹陷主力烃源岩生成的油气主要以油相形式从烃源岩中排出,水溶相是未熟油—低熟油初次运移的主要形式,在高成熟阶段,气溶相则为主要运移形式。幕式排油是烃源岩系统演化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排油方式,此时烃类以混合相形式运移。虽然东营凹陷烃源岩系统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具有相对滞排特征,但滞排使超压得到积累和“幕式”释放,因而厚层烃源岩仍具有较高的排油效率,其滞排系数(残留烃与生烃量比值)基本小于0.4。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烃源岩排烃作用研究现状及展望 [J].
陈中红 ;
查明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4) :459-466
[2]   东营凹陷牛38井沙河街组烃源岩生排烃评价 [J].
陈中红 ;
查明 ;
金强 .
地质科学, 2004, (03) :356-366
[3]   济阳坳陷古近系烃源岩结构及排烃的非均一性 [J].
陈中红 ;
查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6) :45-47
[4]   烃源岩生排烃研究方法进展 [J].
陈中红 ;
查明 ;
王克 ;
金强 ;
朱光有 .
地学前缘, 2003, (03) :86-86
[5]   门限控烃作用及其在有效烃源岩判别研究中的应用 [J].
姜振学 ;
庞雄奇 ;
金之钧 ;
周海燕 ;
王显东 .
地球科学, 2002, (06) :689-695
[6]   济阳坳陷下第三系湖相生油岩的微观特征 [J].
刘传联 ;
舒小辛 ;
刘志伟 .
沉积学报, 2001, (02) :293-298
[7]   应用排烃门限理论评价汤原断陷泥质烃源岩 [J].
周海燕 ;
庞雄奇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1) :48-51+6+14
[8]   分阶段排烃模拟模型研究 [J].
张卫华 ;
陈荣书 ;
陈习峰 ;
唐金良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1999, (04) :357-363
[9]   排油气门限的基本概念、研究意义与应用 [J].
庞雄奇 ;
陈章明 .
现代地质, 1997, (04) :103-110+112-114
[10]   烃源岩生排烃组分法模型研究与应用 [J].
柳广弟 ;
黄志龙 ;
郝石生 .
沉积学报, 1997, (02) :13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