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腥味物质形成机理及相关检测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35
作者
王国超 [1 ,2 ]
李来好 [1 ]
郝淑贤 [1 ]
杨贤庆 [1 ]
岑剑伟 [1 ]
黄卉 [1 ]
魏涯 [1 ]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2]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水产品; 腥味物质; 形成机理; 检测分析;
D O I
10.13386/j.issn1002-0306.2012.05.063
中图分类号
TS254.7 [水产制品的标准与检验];
学科分类号
083204 ;
摘要
腥味作为影响水产品品质的重要因素,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国外对此研究较早,而国内则鲜有报道。综述了水产品腥味物质的种类,从养殖环境、体表吸附及水产品本身生化反应等角度阐明了腥味物质形成的原因,介绍了近年来水产品腥味物质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就水产品腥味物质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401 / 404+409 +40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Tainting of farmed fish by geosmin and 2-methyl-iso-borneol: a review of sensory aspects and of uptake/depuration.[J].P. Howgate.Aquaculture.2004, 1
[2]   Identification of odour-active compounds in muscle of brown trout (Salmo trutta) as affected by dietary lipid sources [J].
Sérot, T ;
Regost, C ;
Arzel, J .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2002, 82 (06) :636-643
[3]   Microwave mediated distillation with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determination of off-flavors, geosmin and methylisoborneol, in catfish tissue [J].
Zhu, M ;
Aviles, FJ ;
Conte, ED ;
Miller, DW ;
Perschbacher, PW .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1999, 833 (02) :223-230
[4]   鳙鱼肉中土腥味物质的测定方法 [J].
薛勇 ;
王超 ;
于刚 ;
黄万成 ;
王玉明 ;
李兆杰 ;
徐杰 ;
薛长湖 .
中国水产科学, 2010, 17 (05) :1094-1100
[5]   电子鼻检测白鲢鱼腥味 [J].
付湘晋 ;
许时婴 ;
王璋 ;
姚桂艳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0, 36 (03) :316-321
[6]   草鱼不同部位气味研究 [J].
王璐 ;
王锡昌 ;
刘源 .
食品科学 , 2010, (06) :158-164
[7]   水产品腥味物质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 [J].
黄骆镰 ;
黄克 ;
肖如武 .
广东化工, 2009, 36 (09) :146+161-146
[8]   鱼肉制品腥味物质形成及脱除的研究进展 [J].
游丽君 ;
赵谋明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 (02) :117-120
[9]   微波蒸馏-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嗅觉检测器联用分析鳙鱼鱼肉中的挥发性成分 [J].
赵庆喜 ;
薛长湖 ;
徐杰 ;
盛文静 ;
薛勇 ;
李兆杰 .
色谱, 2007, (02) :267-271
[10]   鲤鱼体中鱼腥味物质的提取和鉴定 [J].
周益奇 ;
王子健 .
分析化学, 2006, (S1) :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