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花江退化喀斯特植被不同恢复阶段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数量变化

被引:3
作者
魏媛 [1 ,2 ]
张金池 [3 ]
俞元春 [3 ]
喻理飞 [2 ]
机构
[1] 贵州财经学院资源与环境管理学院
[2] 贵州大学林学院
[3]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退化喀斯特; 植被恢复; 土壤微生物; 贵州花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37 [土壤微生物区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集不同恢复阶段的土壤样品,采用微生物常规分析法测定土壤中氨化细菌、硝化细菌、纤维素分解菌及固氮菌的数量,研究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不同生境、不同层次及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数量分布特征。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退化喀斯特植被的恢复,土壤氨化细菌、硝化细菌、纤维素分解菌及固氮菌的数量明显上升,表现为乔木群落阶段>灌木群落阶段>草本群落阶段>裸地阶段(P<0.01);土壤剖面上土壤微生物数量均呈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即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具体表现为A层>B层(P<0.05)。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数量的分布特征在不同生境间表现为:除裸地恢复阶段外,其它三个阶段总体上表现为石沟比石槽和土面两个小生境偏大的特点,但各恢复阶段不同生境间差异不显著(P>0.05);根际和根外变化明显,表现为根际>非根际(P<0.05)。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数量,使土壤质量得以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356 / 35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贵州高原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特征 [J].
魏媛 ;
张金池 ;
俞元春 ;
喻理飞 .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9, 26 (06) :842-848
[2]   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生化作用强度变化 [J].
魏媛 ;
张金池 ;
俞元春 ;
喻理飞 .
中国水土保持, 2009, (10) :29-32+64
[3]   贵州高原退化喀斯特森林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熵的变化 [J].
魏媛 ;
张金池 ;
俞元春 ;
喻理飞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9, (04) :487-490
[4]   免耕与覆盖对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的影响 [J].
曹文亮 ;
张丽华 ;
王静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8, 43 (06) :123-126
[5]   岩溶土壤的生态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以贵州贞丰—关岭岩溶石山地区为例 [J].
任京辰 ;
张平究 ;
潘根兴 ;
宋林华 .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05) :504-512
[6]   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不同恢复阶段土壤质量研究 [J].
朱海燕 ;
刘忠德 ;
钟章成 .
林业科学研究, 2006, (02) :248-252
[7]   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土壤微生物活性的研究 [J].
龙健 ;
李娟 ;
江新荣 ;
黄昌勇 .
土壤学报, 2004, (04) :597-602
[8]   重建森林对退化红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J].
刘苑秋 ;
杨家林 ;
杜天真 ;
聂谷华 .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3, (01) :65-69
[9]   喀斯特森林不同种组的耐旱适应性 [J].
喻理飞 ;
朱守谦 ;
叶镜中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1) :19-22
[10]   贵阳喀斯特山地云贵鹅耳枥种群动态研究 [J].
梁士楚 .
生态学报, 1992, (01) :5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