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北京极端高温天气条件下的地表温度变化及其对城市化的响应

被引:17
作者
李晓萌
孙永华
孟丹
余洁
李小娟
机构
[1] 城市环境过程与数字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北京市; 极端高温; 城市化; 夜间灯光数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8.02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以北京市为研究区,利用2000年和2010年极端高温发生时MODIS卫星的地表温度(LST)产品数据,结合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应用差值、等温线、剖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北京市近10年来极端高温发生时地表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城市化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近10年来,极端高温时的地表温度升高,高温区范围增加,城市功能拓展区与发展新区的高温区增加面积大于首都功能核心区与生态涵养区;(2)北京市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扩张对极端高温条件下的地表温度时空分布与变化趋势起着主导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694 / 670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基于DMSP/OLS影像的我国主要城市群空间扩张特征分析 [J].
王翠平 ;
王豪伟 ;
李春明 ;
董仁才 .
生态学报, 2012, 32 (03) :942-954
[2]   北京极端气温变化特征及其对城市化的响应 [J].
郑祚芳 .
地理科学, 2011, 31 (04) :459-463
[3]   1961—2008年山东省极端温度事件时空特征分析 [J].
姜德娟 ;
李志 ;
王昆 .
科技导报, 2011, 29 (01) :30-35
[4]   北京地区热力景观格局及典型城市景观的热环境效应 [J].
孟丹 ;
李小娟 ;
宫辉力 ;
赵文吉 .
生态学报, 2010, 30 (13) :3491-3500
[5]   成都市地表温度对不透水面的响应研究 [J].
彭文甫 ;
张东辉 ;
何政伟 ;
杨存建 ;
赵景峰 .
遥感信息, 2010, (02) :98-102
[6]   华东极端高温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 [J].
史军 ;
丁一汇 ;
崔林丽 .
大气科学, 2009, 33 (02) :347-358
[7]   深圳特区表面温度空间分异特征 [J].
宋艳 ;
余世孝 ;
李楠 ;
龚友夫 .
生态学报, 2007, (04) :1489-1498
[8]   广州市夏季高温影响因素及防御对策研究 [J].
王志英 ;
潘安定 .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7, (01) :35-40+81
[9]   基于地表辐射亮温标准化的城市热环境遥感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J].
陈云浩 ;
宫阿都 ;
李京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6, (04) :462-467
[10]   华北主要城市夏季高温气候特征及评估方法 [J].
张尚印 ;
宋艳玲 ;
张德宽 ;
王守荣 .
地理学报, 2004, (03) :383-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