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坡耕地地表径流与壤中流氮磷流失比较

被引:39
作者
郑海金 [1 ,2 ]
胡建民 [1 ,2 ]
黄鹏飞 [1 ,2 ]
王凌云 [1 ,2 ]
万佳蕾 [1 ,2 ]
机构
[1] 不详
[2] 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
[3] 不详
[4] 江西省土壤侵蚀与防治重点实验室
[5] 不详
关键词
人工模拟降雨; 养分流失; 壤中流; 地表径流; 红壤坡耕地;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4.06.008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红壤坡耕地典型旱作模式(花生常规种植)的土壤在地表径流和壤中流中所产生的氮、磷流失特征差异。结果表明:(1)壤中流和地表径流产流特征差异显著,壤中流产流时间滞后于地表径流,但产流时间长、产流量大,壤中流产流量占总径流量52.26%67.19%,是红壤坡耕地重要的径流形式。(2)壤中流与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特征具有较大差异,地表径流养分输出浓度表现为降雨初期较高而后逐渐趋于稳定的特征,壤中流养分浓度在整个径流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3)壤中流总氮、硝态氮含量是地表径流相应养分含量的5.97~22.19,7.82~42.57倍。壤中流的氮素输出以硝态氮为主,铵态氮较少,其硝态氮浓度是铵态氮的5.73倍以上。壤中流在红壤坡耕地降雨径流中占有相当份额,壤中流中流失的养分不容忽视。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5+70 +7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辽宁省浑河流域不同施肥方式下农田氮素随地表径流与壤中流流失特征 [J].
周林飞 ;
郝利朋 ;
张玉龙 .
水土保持学报, 2012, 26 (04) :69-72+76
[2]   模拟降雨条件下丹江鹦鹉沟小流域坡面径流氮素流失特征 [J].
彭圆圆 ;
李占斌 ;
李鹏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2, (02) :1-5
[3]   不同植被条件下红壤坡地果园氮磷流失特征分析 [J].
张展羽 ;
王超 ;
杨洁 ;
李新虎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8 (05) :479-483
[4]   平衡施肥及雨强对紫色土养分流失的影响 [J].
林超文 ;
庞良玉 ;
罗春燕 ;
陈一兵 ;
黄晶晶 ;
涂仕华 ;
张鸿 .
生态学报, 2009, 29 (10) :5552-5560
[5]   紫色土坡面壤中流养分输出特征 [J].
丁文峰 ;
张平仓 .
水土保持学报, 2009, 23 (04) :15-19+53
[6]   模拟暴雨条件下农田磷素迁移特征 [J].
庹刚 ;
李恒鹏 ;
金洋 ;
李燕 .
湖泊科学, 2009, 21 (01) :45-52
[7]   施肥对太湖地区青紫泥水稻土稻季农田氮磷流失的影响 [J].
焦少俊 ;
胡夏民 ;
潘根兴 ;
周虹杰 ;
徐向东 .
生态学杂志, 2007, (04) :495-500
[8]   紫色土坡地不同种植模式下径流及养分流失研究 [J].
蒋光毅 ;
史东梅 ;
卢喜平 ;
刘玉民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4, (05) :54-58+63
[9]   红壤坡面产流产沙与养分流失特征研究 [J].
马琨 ;
王兆骞 ;
陈欣 .
宁夏农学院学报, 2003, (02) :3-7
[10]   坡耕地土壤水分入渗影响因素分析 [J].
吴发启 ;
赵西宁 ;
佘雕 .
水土保持通报, 2003, (01) :16-1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