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道路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时空分布规律

被引:25
作者
王宇
齐飞
伦小秀
孙德智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关键词
城市交通道路; 挥发性有机物; 非甲烷烃; 苯系物; 浓度变化规律;
D O I
10.13198/j.res.2010.05.72.wangy.004
中图分类号
X511 [气相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为研究城市交通道路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污染状况、变化规律和不同道路类型的浓度特点,于2008年5月—2009年7月对北京市3种典型道路(街道峡谷、交叉道路和开阔道路)进行空气质量监测.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道路空气中非甲烷烃(NMHCs)、苯系物(苯、甲苯和二甲苯)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北京市道路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污染比较严重,其中ρ(NMHCs)日均值为1.0~3.3 mg/m3,ρ(苯系物)日均值为8.8~80.0μg/m3.污染物浓度日变化多呈现双峰型.选取1,4,7和10月为不同季节的代表月份,7月的ρ(NMHCs)和ρ(苯系物)均最高,10月最低.3种典型道路中,街道峡谷的污染物质量浓度高于另外2种道路.道路附近的挥发性有机物质量浓度主要受到机动车排放、气象条件和地形条件等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596 / 60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北京市道路空气中NOx现状监测及控制对策 [J].
申卫国 ;
孙德智 ;
王辉 .
环境科学研究, 2010, 23 (05) :591-595
[2]   珠江三角洲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特征及分担率 [J].
车汶蔚 ;
郑君瑜 ;
钟流举 .
环境科学研究, 2009, 22 (04) :456-461
[3]   冬季大气中苯系物污染特征及人体暴露水平分析 [J].
兰国栋 ;
吕爱华 .
环境科学研究, 2009, 22 (01) :40-46
[4]   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日变化特征及在臭氧生成中的作用——以广州夏季为例 [J].
解鑫 ;
邵敏 ;
刘莹 ;
陆思华 .
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9 (01) :54-62
[5]   京津地区大气中非甲烷烃(NMHCs)质量浓度水平和反应活性研究 [J].
张俊刚 ;
王跃思 ;
王珊 ;
吴方堃 ;
毛婷 .
环境科学研究, 2008, (05) :158-162
[6]   广州地区大气中C2C9非甲烷碳氢化合物的人为来源 [J].
王伯光 ;
张远航 ;
邵敏 ;
周炎 ;
冯志诚 .
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7) :1430-1440
[7]  
北京市能源相关大气污染源的贡献率和调控对策分析[J]. 郝吉明,王丽涛,李林,胡京南,余学春.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S1)
[8]   珠江三角洲大气环境VOCs的时空分布特征 [J].
王伯光 ;
张远航 ;
邵敏 .
环境科学, 2004, (S1) :7-15
[9]   北京市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特征 [J].
张靖 ;
邵敏 ;
苏芳 .
环境科学研究, 2004, (05) :1-5
[10]   北京大气中BTEX的观测分析与研究 [J].
徐新 ;
王跃思 ;
刘广仁 ;
孙扬 ;
王迎红 .
环境科学, 2004, (03) :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