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贵州茂兰峰丛草地洼地小流域侵蚀产沙的Cs法研究
被引:15
作者:
何永彬
[1
,2
]
李豪
[1
,2
]
张信宝
[1
,3
]
严冬春
[1
,2
]
文安邦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137Cs含量;
堆积剖面;
草地小流域;
侵蚀产沙;
喀斯特峰丛洼地;
茂兰,贵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在贵州茂兰峰丛洼地区的工程碑草地洼地典型小流域进行了洼地沉积泥沙137Cs示踪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草地洼地土壤剖面属于堆积土壤剖面,土壤剖面中137Cs浓度分布特征反映了泥沙堆积与表层土壤侵蚀的信息。受岩土分布、微地形的影响,137Cs初始沉降后出现不均匀再分布,面积活度的空间变化较大,变异系数为1.35,不能表征土壤侵蚀状况。(2)根据草地洼地典型堆积农耕地土壤剖面A-1的137Cs浓度分布特征,1963年以来的流域平均堆积泥沙数量是16.6t/km2.a,流域平均土壤侵蚀速率为45.95t/km2.a,约占侵蚀产沙数量63.88%的泥沙以地下流失的形式散失;(3)草地洼地小流域内地面土壤流失与地下土壤流失的相对贡献率分别是70.13%和29.87%;(4)以茂兰地区最大成土速率为依据推算出的允许土壤侵蚀量是13.51t/km2.a,草地洼地的土壤侵蚀危险程度极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81 / 188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