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稻区不同栽培方式稻米品质的比较

被引:23
作者
孟德龙 [1 ]
杨波 [1 ]
秦德荣 [1 ]
迟铭 [1 ]
仲维功 [2 ]
陈留根 [2 ]
周炜 [2 ]
机构
[1] 江苏徐淮地区连云港农业科学研究所
[2]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直播; 机插; 手栽; 稻米品质;
D O I
10.15889/j.issn.1002-1302.2011.06.151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淮北水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播稻的出糙率、精米率>机插稻>手栽稻。整精米率表现不确定;手栽稻的垩白率和垩白度均高于机插稻,也远远高于直播稻;蛋白质含量依次是直播稻>机插稻>手栽稻,蛋白质含量高对食味品质有负效应;直链淀粉含量的顺序依次是直播稻<机插稻<手栽稻;高直链淀粉含量的米饭胀性大,干松而色淡,冷后质硬,食味较差。胶稠度手栽稻大于机插稻大于直播稻。RVA谱特征值与食味高度相关,能较好的指示食味品质。相比较而言,峰值黏度大、崩解值大、消减值小则食味好,具有这种特性的米饭,可能具有较好的柔软性、黏散性、滋味、馨香味。本研究发现,不同栽培条件下,RVA谱特征值表现不尽相同,不同栽插方式对RVA谱特征值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43 / 14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直播稻种植科学问题研究.[M].张洪程等; 著.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   灌浆成熟期光照强度对早籼稻直链淀粉含量及淀粉RVA谱特性的影响 [J].
吴伟 ;
程旺大 ;
徐建良 .
浙江农业学报, 2006, (03) :141-145
[3]   施氮量和移栽密度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J].
周培南 ;
冯惟珠 ;
许乃霞 ;
张亚洁 ;
苏祖芳 .
江苏农业研究, 2001, (01) :27-31
[4]   RVA分析辅助选择食用优质早籼稻的研究 [J].
吴殿星 ;
舒庆尧 ;
夏英武 .
作物学报, 2001, (02) :165-172
[5]   食用稻米品质形成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J].
黄发松 ;
孙宗修 ;
胡培松 ;
唐绍清 .
中国水稻科学, 1998, (03) :172-176
[6]   稻米淀粉RVA谱特征与食用品质的关系 [J].
舒庆尧 ;
吴殿星 ;
夏英武 ;
高明尉 ;
Anna McClung .
中国农业科学, 1998, (03) :25-26+28-29
[7]   环境条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J].
贺浩华 ;
彭小松 ;
刘宜柏 .
江西农业学报, 1997, (04) :67-73
[8]   温度对早籼稻米垩白发生与胚乳物质形成的影响 [J].
沈波 ;
陈能 ;
李太贵 ;
罗玉坤 .
中国水稻科学, 1997, (03) :183-186
[9]   环境和栽培因子对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J].
李军 ;
顾德法 ;
李林峰 .
上海农业学报, 1997, (01) :94-97
[10]   栽培技术对稻米品质的作用及其数量关系研究 [J].
韩春雷 ;
侯守贵 ;
刘宪平 ;
魏树和 ;
邹积斌 .
辽宁农业科学, 1997, (01) :18-21